GB 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解读全文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GB 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于2006年12月1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2. 该标准的主管部门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归口部门为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 英文标准名为“Safety regulations for work in oxygen-deficient atmosphere”,起草人涵盖了多位安全生产领域的专家,他们凭借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标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4. 国际标准分类号为13.100,这一分类号精准地将该标准定位在了劳动保护与个人防护领域,使其在国际标准体系中有了清晰的归属,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标准对比。

二、标准内容
1. 标准明确了缺氧危险作业的定义,即在作业场所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9.5%的作业,这一精准的数值界定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明确的判断依据。
2. 规定了作业场所氧含量的检测要求,要求作业前必须进行氧含量检测,且检测设备需定期校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从源头上把控风险。
3. 对作业人员的防护措施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佩戴符合标准的呼吸防护用品,如长管面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同时强调了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评估,禁止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不适合缺氧环境作业的人员参与,全方位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在化工行业,许多反应釜、储罐等设备内部可能存在缺氧环境,该标准为化工企业进行设备检修、清理等作业时提供了严格的安全规范,有效避免了因缺氧导致的人员窒息事故。
2. 矿山开采领域,矿井巷道、采空区等区域容易出现氧气不足的情况,依据此标准,矿山企业能够规范作业流程,为矿工配备合适的防护装备,保障矿工在复杂环境下的作业安全。
3. 市政工程中,污水管道、地下电缆井等有限空间作业频繁,该标准的应用使得市政工作人员在这些特殊环境作业时有章可循,大大降低了作业风险,保障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的安全性。
四、总结
1. GB 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安全生产标准,以其科学严谨的内容为众多行业的缺氧作业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它从定义、检测、防护等多方面进行了规范,覆盖了化工、矿山、市政等多个关键领域,其应用价值不言而喻。
3. 在安全生产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这一标准的严格执行对于减少缺氧事故、保护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