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GB 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场址及配套设施》标准解读

日期:2025-11-06 16:27:03 浏览:3
内容简介:GB 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场址及配套设施》标准解读一、标准基本信息《GB 21734-2008》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8月7日发布,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归口于全国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标准规定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原则、场地要求、配套设施建设等内容,旨在为地震灾害发生时的人员疏散、安置提

GB 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场址及配套设施》标准解读

一、标准基本信息

《GB 21734-2008》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8月7日发布,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归口于全国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标准规定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原则、场地要求、配套设施建设等内容,旨在为地震灾害发生时的人员疏散、安置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GB 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场址及配套设施》标准解读

二、标准内容

1. 场址选择:应避开地震断层带、洪水影响区域等危险地带,确保场地地质结构稳定,周边交通便利,便于人员快速疏散和救援物资运输。

2. 场地面积:根据避难场所的等级,一级场所面积需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以满足大量人员的临时安置需求。

3. 配套设施:包括供水、供电、卫生设施等,应设置紧急医疗点,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健康需求。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规划阶段:在地震多发地区,该标准可作为新建学校、公园等公共设施的规划依据,提前规划好应急避难场所,提高城市整体的地震应急能力。

2. 应急阶段:地震发生后,政府部门可依据该标准,快速评估现有公共场所是否符合避难场所要求,及时启用符合条件的场所,组织受灾群众疏散安置,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高效开展。

四、总结

《GB 21734-2008》标准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有助于提升我国地震应急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实际应用中,应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和灾害风险,合理规划和建设避难场所,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为受灾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的避难环境。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