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GB 15146.8-2008《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第8部分:堆外操作、贮存、运输轻水堆燃料的核临界安全准则》新解读

日期:2025-10-23 16:40:25 浏览:21
内容简介:GB 15146.8-2008《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第8部分:堆外操作、贮存、运输轻水堆燃料的核临界安全准则》新解读一、标准的基本信息GB 15146.8-2008是中国核临界安全领域的重要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并于200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的英文名称为“N

GB 15146.8-2008《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第8部分:堆外操作、贮存、运输轻水堆燃料的核临界安全准则》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5146.8-2008是中国核临界安全领域的重要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并于200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的英文名称为“Nuclear criticality safety for materials outside reactors—Part 8: Criteria for nuclear criticality safety of light water reactor fuel during out-of-pile operation, storage and transport”。其主要主管部门为国家核安全局,归口单位为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人包括多位核能和核安全领域的专家。国际标准分类号(ICS)为27.120.10,归属于核能与核技术领域。这项标准的发布,为轻水堆燃料在堆外操作、贮存和运输中的核临界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标志着我国核临界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GB 15146.8-2008《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第8部分:堆外操作、贮存、运输轻水堆燃料的核临界安全准则》新解读

二、标准内容

该标准从核临界安全的角度,对轻水堆燃料的操作、贮存和运输提出了具体准则。内容包括以下核心部分:

1. 临界安全分析:要求对燃料组件的装卸、运输和贮存过程进行临界安全分析,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核临界事故。

2. 几何限制与屏蔽设计:明确了燃料组件的几何布置、屏蔽设计和冷却要求,以防止临界条件的形成。

3. 操作规范:规定了燃料组件的操作流程,包括装卸操作的环境条件、设备要求以及人员防护措施。

4. 运输安全:对燃料组件的运输容器设计、装载方式和运输路线提出了严格要求,确保运输过程中的核临界安全。

5. 应急措施:要求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在可能发生临界事故时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三、标准应用场景

该标准广泛应用于轻水堆燃料的堆外操作、贮存和运输环节,涵盖以下主要场景:

1. 燃料组件装卸:在核电站的燃料装卸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几何布置和屏蔽设计,防止临界条件的形成。

2. 燃料贮存:在燃料贮存设施中,需对燃料组件进行合理布置,确保贮存环境的核临界安全性。

3. 燃料运输:在燃料运输过程中,需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运输容器,并对运输路线和车辆进行严格管理。

4. 核燃料循环:在核燃料循环过程中,该标准为燃料的回收、再处理等环节提供了核临界安全的参考依据。

四、总结

GB 15146.8-2008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为我国轻水堆燃料的堆外操作、贮存和运输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核临界安全指导。其在以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保障核安全:该标准有效降低了燃料堆外操作中的核临界风险,为核设施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2. 提升管理水平:通过明晰的操作规范和应急措施,推动了核燃料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 促进核能发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为我国核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今,随着核技术的不断创新,该标准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仍是未来核临界安全管理的重要方向。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