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2904-2008《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解读全文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14日
2. 发布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3. 实施日期:2009年10月1日
4.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5. 归口部门:全国物流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6. 英文标准名:Bar code for retail trade items
7. 起草人:郭俊、刘佳、李伟等
8.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10(物流标准化)
9. 国内标准分类号:A06(物流与包装)
10. 标准意义:该标准为零售商品提供了统一的编码与条码表示规则,为商品流通和数据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二、标准内容
1. 条码类型:标准规定了EAN/UCC条码(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条码)的编码规则,包括EAN-13、EAN-8等条码形式。
2. 编码结构:零售商品编码由前缀码、制造商代码、商品代码和校验码组成,总长度为13位数字。
3. 条码符号:条码由交替的黑白条纹组成,具有高识别率和稳定性。
4. 校验规则:条码设计中加入校验码,确保数据输入与传输的准确性。
5. 条码尺寸与印刷要求:对条码的尺寸、对比度、印刷质量等进行严格规范,以提高扫描成功率。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零售与超市管理:在超市收银系统中,条码被广泛用于快速录入商品信息,减少人工操作错误,提升效率。
2.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商品运输与仓储过程中,条码用于货物追踪和库存管理,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物流。
3. 电商平台:在电商场景中,条码是商品身份识别的重要工具,支持商品信息的快速录入与查询。
4. 库存管理:条码在仓库管理中被用于实时记录库存变化,帮助企业实现精准的库存控制。
5. 防伪与溯源:通过条码与数据库的关联,消费者可以快速验证商品真伪并追溯其来源。
四、总结
1. GB 12904-2008是中国零售商品条码领域的核心标准,为商品流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
2. 该标准的应用场景广泛,覆盖从零售到物流再到电商的多个领域,显著提升了商品管理效率。
3.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条码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未来或将与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扩展其应用场景。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