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7352-2010《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2010 年,国家推出了 GB 17352-2010《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于同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这项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管,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其英文名称为 “Rear-view mirrors for motorcycles and mopeds — Performance and installation”,起草人涵盖了众多摩托车行业专家与技术人员,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43.160。该标准旨在规范摩托车后视镜的性能与安装,保障骑行者在复杂交通环境中的视野清晰度与行车安全,为摩托车制造与后市场提供统一的执行准则。
二、标准内容
1. 性能要求方面,后视镜需具备良好的光学性能,确保骑行者能清晰观察到后方车辆与路况。其反射率、视野范围、防眩光性能等均有明确量化指标,例如视野范围需覆盖车辆后方一定角度与距离,防眩光功能可有效过滤强光干扰,避免夜晚行车时后车灯光直射造成视觉盲区。
2. 安装要求同样细致。后视镜的固定方式要牢固可靠,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经受颠簸、震动等考验,仍能保持稳定。安装位置需合理布局,既便于骑行者观察,又不遮挡自身视线,同时要符合人体工程学,方便骑行者以最小的动作调整视线即可查看后视镜。
3. 标准还涉及后视镜的材质、尺寸、形状等参数规范,不同类型的摩托车与轻便摩托车依据自身特点与使用场景,对应不同规格与性能等级的后视镜。
三、标准应用场景
1.在摩托车制造环节,生产厂家严格依据该标准设计、生产后视镜。从原材料选择到生产工艺把控,再到成品性能检测,每一步都以标准为标尺,确保出厂的摩托车后视镜质量合格,为骑行者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2. 于摩托车维修与改装市场,维修人员与改装爱好者同样遵循此标准。当更换或升级后视镜时,他们挑选符合标准的产品,按照标准规定的安装流程进行操作,避免因后视镜性能不达标或安装不当引发安全事故。
3. 交通执法部门也将此标准作为监管依据之一。在日常检查与专项整治行动中,对摩托车后视镜的配备与使用情况进行查验,督促骑行者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不符合标准的后视镜,从执法层面保障标准的有效落实。
四、总结
GB 17352-2010《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新标准的发布与实施,犹如为摩托车后视镜领域树立了一座灯塔,照亮了产品制造、使用与监管的方向。它不仅提升了后视镜的质量与性能,更在细微之处守护着骑行者的生命安全,推动了整个摩托车行业朝着更安全、更规范的方向蓬勃发展,其意义深远,影响持久,是摩托车安全出行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