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1976.4-2012《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4部分:逃生滑道》标准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21976.4 - 2012《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 4 部分:逃生滑道》,于 2012 年 12 月 31 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自 2013 年 6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由应急管理部主管,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旨在规范逃生滑道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等关键要素。
其英文名为 “Fire safety escape and evacuation equipment for buildings - Part 4: Escape slides”。起草人涵盖了消防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众多领域专家,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13.220.20,确保了标准在国际视野下的专业性与实用性。
二、标准内容
1. 适用范围明确:适用于建筑高度不超过 60m 的民用建筑中安装使用的逃生滑道,为具体应用场景框定了边界。
2. 技术要求细致:对逃生滑道的材料阻燃性能作出严格规定,要求材料在特定试验条件下具备难燃、低烟、低毒特性,保障使用者在火灾环境中的安全呼吸与视线清晰。同时,对滑道的结构稳定性、强度进行量化要求,如承载能力、抗变形能力,确保在多人同时使用时可靠稳固。
3. 性能测试规范:详细列出了滑道耐火完整性测试方法,模拟火灾高温环境,检验滑道在设定时间内的阻隔火焰、热气渗透的能力;还规定了滑道表面摩擦力测试,以保障人员下滑时既能顺畅逃离又能控制下滑速度,避免因速度过快导致的意外伤害。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高层民用建筑:如写字楼、酒店、公寓等,当火灾发生,楼梯间被浓烟或火焰封堵时,逃生滑道可从建筑外墙或阳台快速展开,为人员开辟垂直向下的安全逃生通道,直至地面安全区域。
2. 公共聚集场所:像商场、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域,逃生滑道可预先安装在合适位置,一旦火灾警报拉响,能迅速启用,辅助大量人群快速疏散,避免拥挤踩踏事件发生。
3. 特殊危险区域:例如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附近建筑、化工企业员工宿舍等,逃生滑道作为关键应急设施,能在火灾初期帮助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减少受火灾威胁的时长。
四、总结
1. 该标准为建筑火灾逃生滑道的设计、生产、安装提供了权威依据,推动了逃生滑道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使产品质量与性能得到有效保障。
2. 在火灾应急救援中,逃生滑道作为重要补充手段,与传统消防设施协同作用,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增添了一道坚实防线,大幅提升了建筑物的整体消防安全性能。
3. 随着社会对消防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GB 21976.4 - 2012 标准的深入贯彻实施,将持续发挥其关键作用,守护人们在火灾中的生命安全,值得相关领域从业者、建筑使用者广泛学习与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