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8644.3-2012《有机过氧化物分类及品名表》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时间:2012 年 12 月 27 日。
2. 发布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3. 实施日期:2013 年 6 月 1 日。
4.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5. 归口部门: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6. 英文标准名:Organic peroxides - Part 3: Classification and proper shipping names。
7. 起草人:多位危险化学品管理及标准化领域专家。
8.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00(安全、事故和灾害防护)。
二、标准内容
1. 有机过氧化物分类原则
依据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将不同有机过氧化物进行科学细致的分类,主要考量其热稳定性、分解速率、燃烧爆炸等风险特性,划分出从 A 到 G 不同类别,不同类别对应着不同的风险等级和处理方式。
2. 品名表详述
详尽列出各类有机过氧化物的名称,包括常用和不常见的有机过氧化物种类,每一类有机过氧化物的条目下,都清晰标注其对应的分类标识,让使用者能快速准确判断其所属类别,为后续的运输、储存等环节提供关键依据。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危险品运输管理
在有机过氧化物的运输过程中,运输企业依据此标准确定货物的类别,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包装材料、隔离措施等,例如对热敏感高的有机过氧化物,运输时要配备特定的温控设备,保障运输安全,降低运输途中的事故风险。
2. 储存环节安全把控
化工仓库在接收和存放有机过氧化物时,根据标准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不同类别有机过氧化物相互接触导致危险反应,同时按照标准要求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通风设备等,维护储存环境安全。
3. 危险化学品监管执法
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在检查涉及有机过氧化物的企业时,参照此标准核查企业是否正确分类、规范管理有机过氧化物,对违规行为依法依规处理,确保企业合规运营,保障周边环境和人员安全。
四、总结
1. GB 28644.3 - 2012 标准为有机过氧化物的管理提供了权威、系统的规范依据。
2. 其在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储存以及监管等领域发挥着关键的指导作用,有效降低相关环节的事故隐患。
3. 有助于提升整个危险化学品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