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1417.2-2012《眼科光学 接触镜 第2部分:硬性接触镜》解读指南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时间 :2012 年 12 月 31 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自 2013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它是由全国光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3)归口管理,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英文标准名为 “Ophthalmic optics — Contact lenses — Part 2: Rigid contact lenses”,主要起草人包括行业内众多专家学者,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11.180.00(眼科仪器综合)。该标准为硬性接触镜的生产、监管等环节提供了权威规范依据。
二、标准内容
1. 引言 :简述硬性接触镜在眼科光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及制定标准的意义,点明其作为视力矫正与治疗手段,需满足严格的质量要求。
2. 基本要求 :规定了硬性接触镜的材料特性,如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光学透明性等,确保佩戴安全且不影响视力矫正效果;明确了镜片的光学性能指标,像中心厚度、矢高、曲率半径等参数的范围及精度要求,以保障镜片的成像质量。
3. 尺寸与几何特性 :详细描述了镜片的直径、基弧、边弧等几何尺寸的允许误差范围,对镜片的形状、边缘设计等也作出规范,确保镜片与眼部贴合度良好,避免因尺寸问题导致佩戴不适或矫正效果不佳。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硬性接触镜生产企业 :在镜片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等环节参照此标准,从源头把控质量,保证每一批次产品都符合规格,减少次品率,提升市场竞争力,如某知名隐形眼镜厂商依据该标准优化生产工艺,使产品不良率大幅降低。
2. 医疗器械监管机构 :将其作为监管硬性接触镜产品的核心依据,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抽检、审核,监督企业合规生产销售,保障消费者用镜安全,守护眼部健康市场秩序。
3. 眼视光医疗机构 :眼科医生和验光师根据标准,为患者精准选配硬性接触镜,依据标准中的参数范围,综合考虑患者眼部生理状况、视力需求等,提供个性化矫正方案,助力患者获得清晰、舒适的视觉体验。
四、总结
1. GB 11417.2-2012 标准对硬性接触镜行业意义重大,为产品质量把控、市场规范、医疗应用等提供了精准标尺。
2. 保障了消费者在佩戴硬性接触镜时的安全性与矫正效果,推动了眼科光学产品的高质量发展。
3. 随着技术进步,该标准需持续修订完善,以适应行业新趋势,持续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