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133-2012《马铃薯种薯》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8133-2012《马铃薯种薯》新标准于 2012 年 5 月 11 日正式发布,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其归口部门为全国马铃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管部门为农业部。该标准的英文名称为 “Potato tuber seed”。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65.020.20(种子、种苗及其繁殖材料)。标准起草人为张勇、陈明、刘芳等专家,他们汇聚了农业科研、种植等多方面专业力量。
二、标准内容
1.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种薯的详细分级要求,将种薯分为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等不同等级,从外观品质、种薯大小、形状等方面进行精细划分。
2. 建立了严格的种薯质量指标体系,涵盖纯度、净度、水分、健康状况等。例如,原原种纯度要求不低于 99%,水分不高于 75%。
3. 明确了种薯生产、检验与检验规则,要求种薯生产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从种薯繁育基地选择到收获、加工、包装等环节,全程保障种薯质量。检验环节则采取抽样检测的方式,依据科学严谨的检验方法,对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测。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在马铃薯种植领域,种薯经销商依据此标准进行种薯采购、销售,确保所销售的种薯符合质量要求,为种植户提供优质种源
。2. 农业监管部门运用该标准,对种薯市场进行监管检查,打击假冒伪劣种薯,维护市场秩序。例如,通过抽检种薯企业产品,对比标准要求,对不合格的进行处罚。
3. 种薯繁育科研机构参考标准,指导种薯繁育工作。比如在培育新品种时,以标准中的质量指标为参考,优化繁育流程,提高种薯质量。
4. 马铃薯加工企业利用标准筛选优质种薯,保证加工原料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四、总结
1. GB 18133-2012《马铃薯种薯》新标准为马铃薯产业提供了科学的质量规范。
2. 有效推动了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的提升,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3. 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为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