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9601-2013《染料产品中23种有害芳香胺的限量及测定》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9601 - 2013《染料产品中 23 种有害芳香胺的限量及测定》于 2013 年 12 月 30 日发布,2015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归口于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其英文标准名为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for the restriction of 23 aromatic amines in dyestuffs”。标准起草人众多,涵盖科研机构、检测单位及企业专家,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为标准制定奠定坚实基础。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87.060.30(颜料和染料)。
二、标准内容
1. 限量要求:明确规定在染料产品中,23 种有害芳香胺的含量不得超过 20mg/kg。这 23 种芳香胺包括苯胺、联苯胺等,因其具有一定致癌性等危害,故设定严格限量。
2. 测定方法:采用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法(GC - MS)进行检测。该方法具有高分离度、高灵敏度和高定性能力,能准确检测出染料中微量的有害芳香胺。其原理是利用气相色谱将复杂样品分离成不同组分,再由质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染料产品,无论其用途是用于纺织、皮革还是其他材料的着色。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在染料生产企业,作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依据。企业需确保所生产的染料符合标准要求,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工艺控制,再到成品检验,都要依据该标准进行严格把控,避免有害芳香胺超标的产品流入市场。
2. 在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用于对市场上销售的染料产品进行监督抽查。通过按照标准进行检测,及时发现不合格产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责令企业召回、整改等,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3. 在进出口贸易中,作为进出口染料产品检验检疫的重要依据。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依据该标准对进出口染料进行检测,防止有害芳香胺超标的染料进入国内市场,同时也保障我国出口染料产品的质量信誉。
四、总结
1. GB 19601 - 2013 标准的实施,对规范染料行业生产秩序、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有效保护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避免因使用含有过量有害芳香胺的染料而引发的健康问题。
3. 推动了我国染料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使企业研发和采用更环保、更安全的生产工艺,提高我国染料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