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1342-2013《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解读指南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时间与实施日期 :GB 21342 - 2013《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于 2013 年 12 月 30 日发布,并自 2014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从发布时间到实施日期的间隔,给予相关企业一定的过渡准备时间,使其能够逐步调整生产流程与能源管理策略,以符合新标准的要求。
2. 发布单位与主管部门 :该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显示其在国家质量与标准化领域的重要地位。主管部门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标准的制定、修订与监督管理等事务,确保标准能有效实施,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3. 归口部门与起草人信息 :归口于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与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够保障标准的科学性与前瞻性。众多来自钢铁、焦化行业及科研机构的专家作为起草人,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深入调研、反复研讨,使标准精准适配实际生产场景,为焦炭行业的能源消耗管理提供有力依据。
4. 英文标准名与国际标准分类号 :英文标准名为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for coke”,便于国际交流与接轨,让全球相关行业了解我国在焦炭能源管理方面的要求与进展。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27.120,明确其在能源管理领域的专业分类,有助于在国际标准体系中快速检索与定位,提升我国标准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二、标准内容
1. 能耗限额等级划分 :标准将焦炭生产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限额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先进值,代表行业内的先进能耗水平,可引导企业追求卓越;二级为限定值,是企业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用于淘汰落后产能;三级为准入值,作为新建项目或改扩建项目的重要参考依据,确保新增产能符合节能要求,这种分级制度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节能目标与方向,促进企业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节能工作。
2. 能耗计算方法明确 :详细规定了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的计算范围,涵盖从原料投入到焦炭产出全过程的能源消耗,包括煤炭、电力、煤气等各类能源。同时,给出了准确的计算公式与计量单位换算方法,保证不同企业间能耗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便于监管部门进行统一监管与考核,也有助于企业自身进行内部能耗分析与对比,找出节能潜力与改进方向。
3. 相关技术要求配套 :除了能耗限额规定外,还对焦炭生产过程中的能源管理、设备选型、工艺优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技术要求。例如,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干熄焦技术替代传统的湿法熄焦,以降低能源消耗;要求企业建立能源计量与统计制度,配备完善的能源计量器具,确保能耗数据的准确采集与有效利用,这些技术要求与能耗限额相互配合,为企业的节能降耗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企业内部管理与决策 :焦炭生产企业可依据该标准对自身生产流程进行全面梳理,评估各环节的能源利用效率,找出与标准限额的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节能改造方案,如优化配煤工艺、更新节能型生产设备等。同时,在投资决策方面,企业可将标准作为重要参考,对于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确保其能耗指标符合准入值要求,避免盲目投资与建设,提高项目投资的效益与竞争力。
2. 行业监管与准入控制 :政府部门凭借此标准对焦炭行业进行严格的监管,定期对企业的能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于能耗超出限定值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甚至采取关停并转等强制措施,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在项目审批环节,严格审核新建焦化项目的能耗水平,不符合准入值要求的一律不予批准,从源头上控制高能耗项目的进入,确保整个焦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市场竞争与行业交流 :在市场竞争中,符合先进能耗限额等级的企业可通过宣传自身的节能优势,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强产品的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客户与合作伙伴。而在行业交流与合作方面,标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衡量尺度,便于企业间开展技术交流、经验分享与合作项目,共同探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焦炭行业的整体技术进步与能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总结
1. GB 21342 - 2013《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实施,为焦炭行业构建了一套科学、系统的能源消耗评价体系,有力推动了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对实现我国能源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 该标准不仅规范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还为政府部门的监管提供了有力依据,在引导企业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促进了焦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产业的发展,此标准也将持续修订完善,以适应行业的新变化与新要求,始终为我国焦炭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保驾护航,助力行业在全球能源变革中保持竞争力与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