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0000.25-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25部分: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一次接触》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时间 :2013 年 4 月 11 日。
2. 发布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3. 实施日期 :2015 年 11 月 1 日。
4.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5. 归口部门 :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6. 英文标准名 :Chemical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 Part 25: Specific target organ toxicity - Single exposure。
7. 起草人 :众多专家共同参与起草,涵盖化学品管理、毒理学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专家等。
8. 国际标准分类号 (ICS) :13.300(安全、防护)。
二、标准内容
1. 适用范围 :明确规定适用于各类化学品,对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的分类标准和标签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2. 分类原则 :依据一次接触化学品后,对人体不同靶器官(如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等)产生的损害程度,将化学品分为不同类别,如 1 类、2 类等,类别不同,危害程度不同。
3. 判定标准 :从实验方法、观察指标等方面,给出了判断化学品是否具有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的科学依据,例如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其对靶器官的病理学改变等。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化学品生产企业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需依据该标准对化学品进行分类,确定其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的类别,从而在产品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上准确标注相关信息,告知使用者潜在危害。
2. 化学品销售环节 :销售人员要了解所销售化学品根据该标准的分类情况,以便向客户提供准确的产品危害信息,帮助客户选择安全合适的产品。
3. 监管部门 :依据此标准加强对化学品市场的监管,检查企业是否按标准要求进行分类和标签,在确保化学品在储存、运输等环节安全的同时,保障使用者的健康权益。
四、总结
1. 该标准为化学品的科学分类和规范标识提供了有力依据,对于保障人们生命健康安全意义重大。
2. 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对化学品危害的认识,促进化学品行业的安全发展。
3. 随着化学品行业的发展,该标准在实践中还需不断完善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化学品安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