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0079.2-2013《铝及铝合金板、带、箔安全生产规范 第2部分:热轧》标准介绍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信息:2013年12月1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4年11月1日实施。
主管部门与归口部门: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和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归口。
英文标准名:Safety specification for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s plates, sheets, strips and foils production - Part 2: Hot rolling。
起草人:陈守辉、李瑞山、葛立新、刘洪彬、王国军、王志、邱少辉、张丽华、章冰、郭义庆、何惠刚等。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9.040,归类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生产”。
二、标准内容
适用范围:本部分适用于铝及铝合金板、带、箔的热轧生产过程,为其安全生产提供详细规范与技术要求。
厂房布置及设备要求:热轧厂房的布局应合理,确保物料运输便捷且安全,同时要配备完善的通风系统、消防系统以及电气系统等。如轧机的牌坊、机座等关键部件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安装需稳固且精准,并配备有过载保护装置。
生产过程安全规定:在生产中,对铸锭加热炉的温度控制、装出炉操作以及燃气使用等都有严格要求。例如,加热炉的温控系统要设置超温报警装置,使用燃气的加热炉在点火前需检查燃气管道的严密性等。此外,在热轧过程中,严禁跨越辊道,清除铝板上或辊道上的异物时,应使用专用工具。
人员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且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如在操作设备时,应先确认安全防护装置有效,危险区域无人员;吊运铸块时,吊车下不准许站人等。
三、标准应用场景
铝及铝合金热轧生产企业:是该标准的主要应用场所,企业需依据标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从厂房规划、设备选型与安装,到日常生产操作、设备维护保养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循标准要求,以保障企业生产安全,降低事故风险。
安全监管部门:可依据此标准对铝及铝合金热轧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检查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是否符合标准,生产过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企业,督促其整改,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铝加工相关科研与设计单位:在进行铝及铝合金热轧相关科研项目、设计工作时,需参考该标准,确保科研成果、设计方案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从源头上保障铝热轧生产的安全性。
四、总结
GB 30079.2-2013标准为铝及铝合金板、带、箔的热轧生产提供了全面且细致的安全生产规范,涵盖厂房布置、设备要求、生产过程及人员操作等各方面,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有效实施对于保障铝热轧企业生产安全、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推动铝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铝热轧生产企业及相关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