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9079.26-201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26部分:航空航天模型场所》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9079.26-201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 26 部分:航空航天模型场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 2013 年发布,于 2014 年正式实施。该标准的主管部门为国家体育总局,归口部门为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英文标准名为 “Sports venues - Requirements for opening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 Part 26: Aerospace model venues”。起草人涵盖了体育、航空航天等领域专家,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97.220.40。
二、标准内容
此标准详细规定了航空航天模型场所的开放条件,包括场地面积、场地布局、安全防护设施等多方面要求。场地面积方面,明确了不同类型的航空航天模型场所所需的最小面积,以确保模型能够安全飞行和操作。场地布局要求合理规划飞行区、操作区、观众区等区域,避免相互干扰,保障活动有序进行。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网、警示标识等的设置标准也十分严格,旨在降低安全风险。
同时,对场所的配套设施如电源、照明等也提出了相应要求,确保模型操作正常进行和人员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另外,还涉及了对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规定了从业者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保障为参与者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
三、标准应用场景
在航空航天模型竞赛场景中,该标准为赛事组织提供了明确的场地规范依据,使得各项赛事能在符合安全和技术要求的环境下举办,保证比赛公平公正和参与者安全。例如各类模型飞机、航模火箭比赛场地的搭建和管理都需参照此标准。
在学校航空航天模型教育活动中应用广泛,学校依据标准建设专用的航模场地,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实践环境,促进航模课程的开展和学生兴趣的培养,提高了航空航天科普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在航空航天模型俱乐部运营中,标准指导俱乐部完善场地设施,规范操作流程,吸引航模爱好者聚集,推动航模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促进航空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四、总结
GB 19079.26-2013 标准为航空航天模型场所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规范,有效提升了场所的安全性和专业性。它有力推动了航空航天模型运动的健康、有序发展,使该运动在体育、教育、文化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培养高素质的航空航天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促进了我国航空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