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9079.25-201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25部分:跳伞场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9079.25-201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 25 部分:跳伞场所》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民用航空局于 2013 年 12 月 31 日联合发布的,自 2014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其主管部门是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归口部门为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标准英文名为 “Conditions for opening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sports venues - Part 25: Skydiving venues”。起草人涵盖了众多体育、航空领域的专业人士,如李铁军、张道强、李卫东等。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93.100.70(空中运输),国内标准分类号为 S81(体育运动场地设施)。
二、标准内容
1. 场地要求:跳伞场所应具备符合一定尺寸和安全标准的起飞场地与着陆场地,起飞场地需平坦开阔、无障碍物,着陆场地应有足够大的缓冲区域,且地面应保持干燥、松软,以减小着陆时的冲击力。同时,周边要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标明风向、风速等气象信息。
2. 设施设备:包括跳伞器材、通信设备、气象观测设备等。跳伞器材如降落伞、跳伞服等必须经过严格检测,确保性能良好、安全可靠;通信设备要能保障跳伞者与地面指挥人员实时联络;气象观测设备则需精准测量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数据,为跳伞活动提供准确的气象参考。
3. 人员资质:跳伞场所的工作人员,如跳伞教练、地面指挥人员等,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掌握专业的跳伞技术知识和应急救援技能。跳伞者自身也需经过专业培训,取得跳伞资格证书后,方可在该场所进行跳伞活动。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商业跳伞俱乐部:无论是面向大众的休闲跳伞体验项目,还是专业跳伞运动员的训练场地,都必须严格遵循该标准来运营。从场地的规划布局,到设施设备的配备更新,再到教练团队的资质审核,无一不需要以该标准为依据,以确保每一位参与跳伞活动的顾客的安全。
2. 军事跳伞训练基地:在为军事人员进行跳伞训练时,该标准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地可以参照标准中的场地、设备等要求,结合军事训练的特殊需求,优化训练场地和设施,提高训练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保障军事跳伞人员在训练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3. 体育赛事跳伞项目:当举办各类跳伞体育赛事时,该标准是赛事场地搭建、设施配置以及赛事组织保障的关键准则。赛事主办方要依据标准,打造符合竞赛要求的跳伞环境,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安全进行,让参赛选手能够在安全的条件下充分展示跳伞技艺。
四、总结
GB 19079.25-201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 25 部分:跳伞场所》这一标准的实施,为跳伞场所的规范化建设、运营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它不仅保障了跳伞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了跳伞活动的质量,还有助于促进跳伞运动的健康有序发展,推动体育产业与航空产业在跳伞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协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