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4466-2017《饲料添加剂 L-赖氨酸盐酸盐》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34466-2017《饲料添加剂 L - 赖氨酸盐酸盐》这项标准是在 2017 年 12 月 22 日正式发布的。其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彰显了国家对于饲料添加剂领域标准化管理的重视与决心。并于 2018 年 7 月 1 日正式开始实施,为相关产业提供了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指引。
该标准的主管部门是农业农村部,其凭借专业领域的知识与资源,对标准制定与实施进行有效监管,确保标准贴合行业实际与发展需求。而归口单位则为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它汇聚了众多行业专家与专业力量,负责标准的技术细节把控与协调工作,保障标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从英文标准名 “Feed additive - L - lysine hydrochloride” 来看,这清晰地向国际社会表明了所规范对象的主体成分,为标准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与互认奠定基础。
标准的起草人涵盖了来自众多科研机构、高校以及行业企业的精英代表,他们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共同打造了这一权威标准。而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67.040.30,精准地定位了该标准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便于各类主体进行查询与参照。
二、标准内容
作为规范饲料添加剂 L - 赖氨酸盐酸盐的关键文件,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产品的质量要求。包括对 L - 赖氨酸盐酸盐的有效含量进行明确界定,确保养殖户、饲料企业在购买及使用过程中能够清楚知晓产品的核心成分含量,保障其营养价值。
对于产品的杂质种类与含量限制也有严格要求,例如对重金属、砷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设定极低的上限指标,以此来保障饲料的安全性,防止因添加剂质量问题对动物健康产生潜在危害,进而维护整个养殖产业链的安全稳定。
同时涵盖了对产品鉴别方法的详细描述,提供了如红外光谱法等多种先进科学方法,方便相关检测机构与企业质量控制部门准确鉴别产品真伪,保证市场流通产品的合规性。
包装、标签与储存运输要求也包含其中,要求包装需密封且能有效防止产品受潮、变质,标签上应清晰标注产品名称、成分、保质期、生产厂家等关键信息,储存运输时则需遵循特定的温湿度条件以及避免与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混放等原则,全方位保障产品质量。
三、标准应用场景
在饲料生产企业,该标准是日常生产运营的关键指南。企业在原料采购环节,依据标准对 L - 赖氨酸盐酸盐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严格检验,只有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才能投入生产,确保了饲料产品的基础质量。生产过程中,按照标准要求添加相应比例的 L - 赖氨酸盐酸盐,保障饲料的营养均衡,满足动物生长对赖氨酸的需求,提高动物生长速度与养殖效益。
对于兽药监管部门而言,该标准是重要的执法依据。在对饲料市场进行监督检查时,能够按照标准对 L - 赖氨酸盐酸盐相关产品进行抽检,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可依法采取相应措施,如责令企业召回产品、进行整改等,从而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养殖户与消费者权益。
在动物养殖环节,养殖户依据该标准了解所使用饲料中 L - 赖氨酸盐酸盐的质量情况,合理搭配饲料,促进动物健康生长,降低养殖风险,提升养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总结
GB 34466-2017《饲料添加剂 L - 赖氨酸盐酸盐》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为饲料添加剂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它从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生产应用等多维度进行严格规范,促进了饲料生产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意识与生产管理水平,保障了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我国饲料添加剂行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未来,随着行业发展,该标准有望持续优化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