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1523-2013《绵羊毛》标准的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标准编号与发布实施时间:GB 1523-2013《绵羊毛》于 2013 年 7 月 19 日发布,自 2014 年 5 月 6 日起实施,全部代替了 GB 1523-1993 标准。
2.发布单位与主管部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委,归口部门是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起草单位与起草人: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新疆畜牧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等,起草人有杜树莹、王晓萍、茅建新、马践原、易风等。
4.国际标准分类号: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59.060.10,属于纺织和皮革技术领域中的天然纤维类别。
二、标准内容
1.范围与适用对象:本标准规定了绵羊毛的型号、规格(等级)、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绵羊毛,包括超细绵羊毛、细绵羊毛、半细绵羊毛、改良绵羊毛、土种绵羊毛的生产交易、加工、质量监督和进出口检验中的质量鉴定。
2.技术要求:重新修订了 “绵羊毛” 的术语和定义,将技术要求中的 “类别、等别” 改为 “型号、规格”,并细化了技术要求,对绵羊毛的纤维直径、长度、强度、伸长率、色泽、含绒量等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还增加了羊毛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异色毛等质量指标。
3.检验方法与规则:涵盖了对绵羊毛各项指标的检验方法,如纤维直径的测定可采用激光扫描纤维直径分析法等,明确了抽样方法、样品处理以及检验结果的判定规则,规定了在不同环节如何对绵羊毛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
三、标准应用场景
1.羊毛生产与加工环节:羊毛生产商可根据该标准对生产出的绵羊毛进行质量控制和等级评定,确保产品符合市场和客户的要求;加工企业则能依据标准对原材料进行验收,保证加工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因质量不合格导致的经济损失。
2.质量监督与检验检测领域:为相关质量监督部门和检验检测机构提供了统一的检验标准和判定依据,使其能够更加科学、公正、准确地对绵羊毛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测,有效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3.国际贸易与市场流通方面:在绵羊毛的进出口贸易中,该标准作为质量鉴定的重要依据,有助于买卖双方明确产品质量责任,避免因质量标准不一致引发的贸易纠纷,促进我国绵羊毛产品的国际贸易便利化,提升我国羊毛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我国羊毛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四、总结
1. GB 1523-2013《绵羊毛》标准的实施,对我国绵羊毛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效提升了绵羊毛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 该标准的全面修订和完善,使其在指导生产、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国羊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了我国羊毛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