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GB 18267-2013《山羊绒》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单位:2013 年 7 月 19 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
实施日期:2014 年 5 月 9 日起正式实施。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归口管理,由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具体的技术归口工作。
起草单位和人员: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纤维检验局、农业部、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北京雪莲羊绒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起草人有杜树莹、王璇玲、田文亮、秦言华、梁慧莲、杨桂芬等。
英文标准名:Cashmere。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60.10,属于纺织和皮革技术领域的天然纤维标准。
二、标准内容
适用范围:明确了适用于山羊原绒、洗净山羊绒和分梳山羊绒的生产、交易、加工、质量监督和进出口检验中的质量鉴定,不适用于回用山羊绒。
技术指标与要求:对山羊原绒、洗净山羊绒、分梳山羊绒的平均直径、长度、净绒率、含粗率、含杂率、断裂强度等关键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如按纤维平均直径将山羊绒分为超细、特细、细型、粗型四个等级,并进一步按长度细分。
试验方法:规定了纤维平均直径、长度、净绒率等各项指标的试验方法,如纤维直径的测定采用投影法或激光法,长度的测定采用手排法或梳理法等。
检验规则:明确了检验以批为基础进行,检验证书应包括产品名称、颜色、批号、包数、质量、加工单位、检验项目及检验结果等内容。
三、标准应用场景
生产环节:山羊绒生产企业需依据该标准对原绒进行分类、分级,确定产品质量等级,指导后续加工工艺。例如,根据原绒的含粗率、含杂率等指标,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工艺参数,以提高洗净绒和分梳绒的质量。
交易环节:在山羊绒的购销活动中,买卖双方以该标准为依据,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等级,进行公平交易。如按照标准中规定的各项指标,确定山羊绒的价格和价值,避免因质量标准不明确而产生的纠纷。
质量监督环节:各级质量监督部门依据该标准对市场上的山羊绒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
进出口检验环节:检验检疫机构根据该标准对进出口的山羊绒进行检验检疫,确保我国山羊绒产品的质量和国际声誉,同时也为进口山羊绒的质量把关。
四、总结
规范市场秩序:该标准为山羊绒行业的生产、交易等提供了统一的质量评价依据,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保护了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山羊绒生产企业注重产品质量,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促进了整个山羊绒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增强了我国山羊绒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