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11291.2-2013《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 工业机器人的安全要求 第 2 部分:机器人系统与集成》的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标准编号:GB 11291.2-2013。
2.中文标准名称: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 工业机器人的安全要求 第 2 部分:机器人系统与集成。
3.英文标准名称:Robots and robotic devices—Safety requirements for industrial robots—Part 2: Robot systems and integration。
4.发布日期:2013 年 12 月 17 日。
5.实施日期:2014 年 11 月 1 日。
6.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7.归口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8.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9.起草单位: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
10.主要起草人:杨书评、赖维德、王海丹、高雪芹、王思斯、邹凤山等。
11.中国标准分类号:J28。
12.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30。
二、标准内容
1.范围:规定了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系统和工业机器人单元集成的安全要求,包括工业机器人系统或单元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和报废等方面,以及这些阶段的必要资料和部件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如 GB/T 3766—2001《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5226.1—2008《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8196—2003《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等 20 余项标准,这些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3.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估:要求对机器人系统与集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识别,如机械危险、电气危险、热危险、噪声危险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4.安全要求和保护措施:涵盖了与安全相关的控制系统性能、设计和安装、机器人运动限制、布局、操作方式、示教盒、保养和维修、集成制造系统接口、安全防护、协作机器人的操作、机器人系统的试运行等多个方面的详细要求,旨在消除危险或降低风险。
5.验证和确认:规定了对安全要求和保护措施进行验证和确认的方法,包括验证与确认的通则、方法、必需的验证与确认内容、保护设备的验证与确认等,以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6.使用资料:包括通则、说明手册、标志等要求,强调了向用户提供实用的相关资料对于确保机器人系统安全操作和维护的重要性。
三、标准应用场景
1.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机械加工等众多工业领域,当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系统集成时,本标准可用于指导如何安全地进行设计、制造、安装等工作,确保整个机器人系统的安全性。
2.机器人工作站的设计与搭建:如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机器人焊接工作站、装配工作站等,依据标准中的布局设计、安全防护等要求,合理规划工作站布局,安装防护装置,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3.机器人系统的维护与维修:企业在对工业机器人系统进行定期维护或故障维修时,本标准中的保养和维修条款可为维护人员提供安全操作规范,防止在维护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4.协作机器人的应用:随着协作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标准中关于协作机器人操作的特定安全要求,如速度和力量限制、紧急停止等功能的规范,对于保障人机协作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5.集成制造系统:当工业机器人作为集成制造系统的一部分时,本标准对集成制造系统接口的要求,有助于实现机器人系统与其他设备或系统之间的安全、高效集成,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总结
1. GB 11291.2-2013 标准为工业机器人系统与集成领域的安全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规范和指导,对于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减少设备损坏和降低企业安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2. 在工业自动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整体安全水平,促进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