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3836.13-2013《爆炸性环境 第 13 部分:设备的修理、检修、修复和改造》的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标准发布与实施:GB 3836.13-2013 于 2013 年 12 月 17 日发布,2014 年 11 月 14 日实施,归口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部门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
2.起草单位与起草人:由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单位起草,主要起草人包括李书朝、张刚、石晓贤等。
3.国际标准分类号:29.260.20,属于易爆环境用电气设备领域。
4.英文标准名称:Explosive atmospheres—Part 13: Equipment repair, overhaul and reclamation。
5.替代与被替代情况:本标准代替了 GB 3836.13—1997,后又被 GB/T 3836.13-2021 所代替。
二、标准内容
1.适用范围:规定了爆炸性环境用取得防爆合格证的电气设备的修理、检修、修复和改造的技术要求、工艺方法和检验,不适用于设备维护以及浇封型 “m”、油浸型 “o” 和充砂型 “q” 等设备。
2.通用要求:强调了修理等工作的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知识、技能和资质,修理单位需制定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计划,且在无制造商文件时,要根据相关标准和实践经验进行操作。
3.对不同防爆型式的补充要求:对隔爆型 “d” 设备修理后需进行隔爆参数测量,正压外壳型 “p” 设备需保证保护气体压力等。
4.改动与改造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改动或改造时,应制定相关技术文件和图纸并送防爆检验机构审查,必要时重新检验,改造后的设备需重新取得防爆合格证或不再用于危险场所。
三、标准应用场景
1.石油化工行业:在石油开采、炼制等环节,存在大量爆炸性气体环境,该标准可用于指导油气储存设备、输送管道的配套电气设备等的修理与改造,确保设备在修复后仍能满足防爆要求,保障生产安全。
2.制药行业:部分制药车间可能存在可燃粉尘或溶剂蒸汽形成的爆炸性环境,依照本标准对相关电气设备进行规范修理和改造,能有效降低爆炸风险,例如对通风设备、搅拌设备的电机等进行修复。
3.煤矿行业:井下存在瓦斯等爆炸性气体,标准适用于矿井中防爆电气设备的维修与改造,如矿灯充电设备、局部通风机等,确保设备防爆性能可靠,防止引发瓦斯爆炸事故。
四、总结
1. GB 3836.13-2013 标准为爆炸性环境设备的修理等操作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技术规范,对保障危险场所的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 企业应严格执行该标准,加强维修人员的培训与资质管理,规范设备修理流程,确保修理后的设备符合防爆要求,从而有效预防爆炸事故,保护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