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18218-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与实施时间:2018 年 11 月 19 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9 年 3 月 1 日实施。
2. 发布单位与主管部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主管部门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3. 归口部门:归口于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 英文标准名:Identification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
5. 起草人:刘铁柱、王浩、苏国锋、孙福祥、曾明、王力争、曾静、于海联、邹方、李文英、张兴凯、王海文、王宇、李克、张文超、李萌。
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00,属于安全生产、工业卫生领域。
二、标准内容
1. 辨识方法:采用单元划分方式,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对各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实际存在量进行确定,并与相应临界量进行比较,若等于或超过临界量,则被辨识为重大危险源。
2.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临界量:依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对危险化学品分类,涵盖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等,并明确了各类别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同时对未列明危险化学品提供了危险性判定方法以确定其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3. 重大危险源分级:按危险程度由高到低将重大危险源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级指标采用 R 值(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程度)来确定,R 值越大,危险程度越高,相应级别也越高。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多种危险化学品,通过该标准可准确辨识出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中哪些部位构成重大危险源,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管控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如某大型石化企业,依据标准对生产装置及配套储存设施进行辨识,确定了多个重大危险源,并加强了对这些区域的监测和管理。
2. 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如仓储物流公司,可用于辨识储存区域内不同危险化学品仓库、罐区等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以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如加强人员培训、完善消防设施、提高监控水平等,确保储存安全。
3. 涉及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其他企业:如一些使用危险化学品进行生产的化工企业、医药制造企业等,可依据标准对本企业的危险化学品使用环节进行辨识,明确重大危险源,加强风险管理,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
四、总结
1. GB 18218-2018 标准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方法和依据,有助于企业精准识别潜在风险源。
2. 实施该标准有利于推动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对重大危险源的管控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该标准的实施也有助于其更有效地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整体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