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篇关于 GB 30484-2013《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最新解读的文章: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标准号:GB 30484-2013。
2. 发布日期:2013 年 12 月 31 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3. 实施日期:2014 年 3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4.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5. 归口部门:生态环境部。
6. 英文标准名:Emission standard of pollutants for battery industry。
7. 起草单位: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轻工业化学电源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等。
8.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40。
二、标准内容
1. 规定了电池工业企业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包括现有和新建电池企业铅、汞、镉、镍、锌、锰、银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以及厂界无组织排放限值。
2. 明确了不同类型电池企业应重点控制的污染因子,增强了标准的可操作性,还体现了总量控制原则,设置了不同类型电池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3. 对重点区域规定了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适用于国土开发密度高、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等重点区域,以更严格地控制污染物排放。
4. 规定了电池工业企业排放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在电池工业企业的日常生产过程中,企业需依据该标准对水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进行严格管控,确保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符合限值要求。如铅蓄电池企业要重点控制铅等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锂离子电池企业则需关注废水中的有机物等污染物排放。
2. 环境监管执法部门依据该标准对电池工业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污染物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督促企业落实环保责任。
3. 新建电池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该标准是重要的参考依据,用以评估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进而确定项目的环境可行性和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四、总结
1. GB 30484-2013《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电池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提高行业的整体环保水平,减少电池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2. 企业应认真执行该标准,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时也需积极关注标准的修订动态,及时调整自身的环保管理策略和污染防治措施,以适应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