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篇关于 GB 30189-2013《亚麻原料生产行业防尘技术规程》的最新解读文章: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标准编号:GB 30189-2013。
2. 中文标准名称:亚麻原料生产行业防尘技术规程。
3. 英文标准名称:Code of dust control for flax raw material production。
4. 发布日期:2013 年 12 月 31 日。
5. 实施日期:2014 年 12 月 1 日。
6.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7. 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
8. 归口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7)归口。
9. 主要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劳动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管理协会、哈尔滨天元劳动安全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
10. 主要起草人:梁丽、赵蕊、甄佳、李玉伟等。
二、标准内容
1.防尘总则:亚麻原料生产企业的防尘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严格措施控制尘源,对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生产过程设置防尘设备设施,保证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及超限倍数符合 GBZ2.1-2007 的要求。同时,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防尘设备设施的投资应纳入建设项目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
2.厂址选择、厂区和厂房要求:规定了亚麻原料生产企业厂址选择应避开自然灾害频发区域等有害地段;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产生粉尘的生产区应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厂房型式及布置应采用单层建筑形式等,且面积、高度和通风孔口的设计应能满足通风除尘的要求。
3.工艺技术防尘要求:如沤麻工艺应采用两遍半温水沤麻制,减少制麻车间除尘负荷量;制取长麻应采用机械剥麻机剥麻,不应采用手轮机剥麻;梳麻车间作业工人的操作位置应设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侧方位等。
4.尘源密闭与通风除尘措施:对长麻剥麻机、短麻机等产生粉尘的设备,分别采取局部密闭、整体密闭或大容积密闭的方式。同时,规定了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等要求,如系统风量、风速的确定,排风口中心的位置设置等。
5.个体防护和防尘管理措施:企业应为接触粉尘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此外,企业还应制定治理粉尘的技术措施计划,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防尘知识教育培训等。
三、标准应用场景
1.亚麻原料生产企业:该标准适用于亚麻原料生产企业防尘设计、改造和职业健康管理。企业在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时,应依据标准要求,将防尘设备设施的投资纳入建设项目预算,确保防尘设备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验收和投入使用。同时,企业应按照标准要求,对现有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危害进行综合治理,如对产生粉尘的设备进行密闭处理,设置通风除尘系统等,以保证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符合标准要求。
2.职业健康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可依据此标准对亚麻原料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检查企业是否按照标准要求落实各项防尘措施,包括防尘设备设施的配备、运行情况,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以及职业健康管理措施的执行等。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监管部门可督促其进行整改,以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3.安全评价机构:在对亚麻原料生产企业进行安全评价时,安全评价机构应将 GB 30189-2013 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对企业的防尘工作进行评估。评价内容包括企业防尘设备设施的合规性、有效性,粉尘危害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等,从而为企业提供全面、准确的安全评价报告,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四、总结
1. GB 30189-2013《亚麻原料生产行业防尘技术规程》为亚麻原料生产企业提供了全面、系统的防尘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对于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落实各项防尘措施,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提高作业环境质量。同时,监管部门和安全评价机构也应充分发挥各自职责,共同推动亚麻原料生产行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