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30187-2013《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设计规范》的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标准号为 GB 30187-2013,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 2013 年 12 月 31 日发布,并于 2014 年 12 月 1 日实施。
2. 主管部门为应急管理部,归口单位为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起草,主要起草人有余铭皋、林道新等。
3. 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13.100,属于职业安全、工业卫生领域。该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铜及铜合金熔铸行业的安全设计,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标准内容
1.适用范围:适用于铜及铜合金加工企业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熔铸安全设计,包括铜及铜合金的熔炼、铸造等环节。
2.设计原则:强调预防为主、本质安全等原则,要求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各种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例如,在工艺设计方面,应合理选择熔铸工艺和设备,确保工艺流程的安全性;在厂房布局方面,要合理划分功能区域,保证安全距离和通道的畅通。
3.具体安全要求:涵盖了熔铸设备、电气系统、燃气系统、消防设施等多个方面的安全要求。如熔炼炉、铸造机等设备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装置,包括限位装置、联锁装置、紧急制动装置等;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防爆、防火等要求;燃气系统要确保燃气的储存、输送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设置泄漏检测报警装置等;消防设施应齐全有效,包括消火栓、灭火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4.个体防护:明确从事熔铸作业的人员应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以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三、标准应用场景
1.铜及铜合金加工企业的新建项目:在项目的设计阶段,企业需依据该标准对熔铸车间的工艺布局、设备选型、安全设施等进行设计,确保项目建成后符合安全要求。例如,某新建的铜合金铸造厂,按照标准要求设计了合理的熔炼炉和铸造机的布局,设置了完善的安全防护装置和消防系统,从源头上保障了生产的安全性。
2.企业的扩建和改建工程:当企业进行扩建或改建时,也必须遵循此标准。如一家原有的铜加工企业,在进行熔铸车间的改建时,根据标准对设备进行了更新和安全升级,增加了熔铸设备的连锁保护装置、改进了通风除尘系统等,提高了车间的整体安全水平。
3.安全监督检查:应急管理等部门在对铜及铜合金熔铸企业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时,将该标准作为重要的依据。通过对企业的熔铸设备、安全设施、操作规程等方面的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标准要求,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四、总结
1. GB 30187-2013《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设计规范》为铜及铜合金熔铸行业的安全设计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
2.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企业应持续关注该标准的最新动态和相关解读,确保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始终符合标准要求,以适应日益严格的安全生产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