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564.1-2019《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 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解读大全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时间:2019 年 10 月 14 日。
2.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3. 实施日期:2020 年 1 月 1 日。
4.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5. 归口部门: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6. 英文标准名:Road transport tank vehicles for liquid dangerous goods — Part 1: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metal atmospheric pressure tanks。
7. 起草人:房坤、周伟明、陈朝晖、寿比南、李军、肖超波、肖学文、施锋萍、魏巍、沈建明、王继鑫、刘洪庆、黄强华、李光海、丁浩、王特夫、许家龙、程阿罗等。
8.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50。
二、标准内容
1. 范围:规定了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的金属常压罐体的材料、设计、安全附件、仪表及装卸附件、制造、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标识、出厂文件等要求。适用于充装介质为液体危险货物,正常运输过程中的工作压力小于 0.1MPa,金属材料制造且与定型汽车底盘或与罐式半挂车行走机构为永久性连接的罐体。
2. 材料:详细规定了罐体用金属材料的牌号、规格、质量要求等,如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指标,要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以确保罐体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设计:对罐体的设计原则、结构型式、尺寸确定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包括罐体的强度计算、稳定性校核、人孔和管口的设置等,以满足不同液体危险货物的运输需求,并保证罐体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性能。
4. 安全附件、仪表及装卸附件:明确了安全阀、爆破片、液位计、压力表等安全附件,以及装卸阀门、管路、快速接头等装卸附件的选型、安装和使用要求,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保障运输过程的安全。
5. 制造:涵盖了罐体制造过程中的工艺要求、焊接质量控制、无损检测等方面,要求制造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和设备条件,严格按照标准和设计文件进行制造,确保罐体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6. 试验方法:规定了罐体在制造完成后应进行的耐压试验、气密性试验、液压试验等试验项目的方法和要求,通过这些试验对罐体的密封性、强度等进行验证,确保其能够安全使用。
7. 检验规则:明确了罐体在出厂前应进行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判定规则,包括对材料的复验、制造过程的检查、成品的检验等,只有经检验合格的罐体才能允许出厂和投入使用。
8. 标志与标识:要求罐体应在明显位置设置铭牌,标明罐体的制造单位、产品型号、设计代码、VIN 码、制造日期等信息,同时对罐体的颜色、标识等也做了规定,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9. 出厂文件:规定了罐体出厂时应附带的文件资料,如罐体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等,这些文件为罐体的使用和维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罐体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依据该标准来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罐体结构、安装安全附件和装卸附件等,确保所生产的金属常压罐体符合标准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从而保证了罐体在运输液体危险货物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了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
2. 罐式车辆改装厂:在将罐体与车辆底盘或行走机构进行装配时,要按照标准中的连接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罐体与车辆的连接牢固可靠,同时还要对改装后的车辆进行相关的检验和测试,以保证其整体性能符合道路运输的安全要求。
3. 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在选购罐式车辆时,可根据该标准来检查罐体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否合格,以确保运输工具的安全性能。在日常运输过程中,运输企业还需按照标准对罐体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危险货物运输过程的安全。
4. 监管部门:该标准为监管部门对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监管部门可通过检查罐体的标志标识、出厂文件以及对罐体进行定期检验等方式,监督企业对标准的执行情况,促使企业加强安全管理,提高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的安全性。
四、总结
1. GB 18564.1-2019 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金属常压罐体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的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该标准涵盖了罐体的材料、设计、制造、检验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条款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南,有力地促进了危险货物运输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3. 随着危险货物运输行业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对罐体技术要求的研究和修订也将不断深入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