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30367-2013《牙科学 陶瓷材料》的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标准号:GB 30367-2013。
2. 发布日期:2013 年 12 月 31 日,实施日期:2015 年 6 月 1 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3. 主管部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归口部门:全国口腔材料和器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9)。
4. 英文标准名:Dentistry — Ceramic materials。
5. 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疗器械检验中心、深圳市爱尔创科技有限公司等,主要起草人:林红、徐永祥、郑刚等。
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60.10 牙科材料,等同采用 ISO 国际标准 ISO 6872:2008。
二、标准内容
1. 范围:规定了牙科陶瓷材料的性能要求和相关试验方法,适用于制作牙科固定全瓷和金属烤瓷修复体及修复装置的陶瓷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9937(所有部分)口腔词汇等。
3. 术语和定义:详细定义了添加瓷、牙科陶瓷、牙科饰瓷等专业术语。
4. 性能要求:对牙科陶瓷材料的物理性能(如密度、硬度)、化学性能(如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如细胞毒性、致敏性)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5. 试验方法:规定了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如力学性能测试)、生物相容性测试等方法。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牙科修复领域:在制作牙科固定全瓷和金属烤瓷修复体及修复装置时,为确保修复体的质量和安全性,需依据该标准对陶瓷材料的性能进行严格把控。如在制作全瓷牙时,确保所用陶瓷材料的强度、硬度等物理性能符合标准要求,以保证修复体在口腔内的正常使用。
2. 牙科材料研发与生产:研发和生产牙科陶瓷材料的企业需按照该标准进行生产和质量控制,以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符合临床应用要求。同时,该标准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3. 口腔医疗机构:口腔医院和诊所等医疗机构在选择和使用牙科陶瓷材料时,可依据该标准对材料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筛选,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
4. 教学科研领域:在牙科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中,该标准可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和研究人员了解牙科陶瓷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为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供支持。
四、总结
1. GB 30367-2013《牙科学 陶瓷材料》标准为牙科陶瓷材料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保障患者口腔健康、促进牙科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随着牙科技术的不断进步,牙科陶瓷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该标准将为相关工作的开展继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