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15083-2019《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的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与实施日期:于 2019 年 10 月 14 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自 2020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
主管部门与归口部门:主管部门和归口部门均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际标准分类号与英文名: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43.040.60,英文标准名为 “Strength requirement and test method of automobile seats, their anchorages and any head restraints”。
起草单位: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长春汽车检测中心等多家与汽车相关的单位。
二、标准内容
适用范围:适用于 M1 和 N 类汽车的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GB 13057 未涉及的其他 M2 类、M3 类汽车的相关部件;M1 类汽车的座椅靠背后面部件的设计及正面碰撞中防止乘员因行李移动而导致伤害的装置设计,不适用于后向座椅及其头枕。
术语和定义:增加了前向、后向、侧向座椅、翻移式座椅等的定义,明确了不同类型座椅的概念,为后续的要求和试验方法提供了基础。
技术要求:规定了座椅总成、座椅靠背、调节装置、移位装置等重要部件的强度要求,以及尺寸、安装要求等;还对座椅靠背及头枕的凸出物和吸能性提出了要求,以减少事故中座椅及头枕对乘员造成的额外伤害。
试验方法:规定了详细的试验方法,包括吸能性试验程序、行李位移乘客防护装置的试验方法、座椅固定装置及相关调节装置的试验方法等,还涉及试验时测量作图的详细说明以及头枕高度、宽度和间隙尺寸的确定方法等。
三、标准应用场景
汽车设计与制造环节:汽车制造商在设计和生产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时,需依据该标准确保产品的强度和安全性满足要求,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提升车辆的被动安全性能。
质量检测与认证过程:检测机构按照标准中的试验方法对相关产品进行检测和认证,为产品进入市场提供质量保障,只有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才能通过认证,进而保障消费者的使用安全。
市场监管与执法领域:监管部门可依据此标准对市场上的汽车座椅等产品进行监督检查,打击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规范市场秩序,防止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
汽车维修与更换场景:维修人员在更换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等部件时,需确保所更换的部件符合该标准要求,以保证车辆在维修后的安全性能不受影响,使车辆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
四、总结
GB 15083-2019 标准的实施,对提升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汽车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检测和使用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依据,有效保障了乘员在车辆碰撞等事故中的生命安全,促进了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体现了我国对汽车安全领域的严格监管和高度重视,推动了我国汽车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