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7300.801-2019《饲料添加剂 第 8 部分:防腐剂、防霉剂和酸度调节剂 碳酸氢钠》的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与实施 :GB 7300.801-2019 标准于 2019 年 12 月 17 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并自 2020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主管部门与归口单位 :该标准的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且归口于农业农村部,这体现了其在农业领域饲料管理方面的重要性,有助于从政策制定和行业监管层面确保饲料添加剂碳酸氢钠的有效管理。
起草单位与人员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起草人包括乔宇、丁灵、石波等专家,这些单位和人员在饲料添加剂领域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研究经验,为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65.120,中国标准分类号为 B46,明确其在国际和国内标准体系中的归属,便于在相应领域内进行标准的查询、引用和协调工作。
二、标准内容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天然碱法、纯碱法和碳铵法生产的饲料添加剂碳酸氢钠,涵盖了不同生产工艺下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确保了标准的广泛适用性和有效性。
技术要求 :对碳酸氢钠的外观性状、化学成分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这样的特性使其能在饲料中发挥良好的作用效果。同时,规定了其相对密度、ph 值等多项关键指标的范围,为产品质量设定了明确的量化标准。
试验方法 :详细列举了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如采用滴定法测定碳酸氢钠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含量等,这些科学严谨的检测手段能够准确地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为饲料添加剂的质量监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检验规则 :明确了在不同情况下应进行的检验类型,包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以及检验项目的确定原则,如出厂检验需对每批产品进行外观、含量等指标的检验,而型式检验则在特定情况下对产品进行全面性能的检测,确保了产品在不同阶段的质量安全。
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要求 :规定了产品标签上应标注的内容,如产品名称、成分、含量、生产日期等;要求包装要符合防潮、防污染等要求,确保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质量不受影响,为产品的流通和使用提供了规范的操作指南。
三、标准应用场景
饲料生产企业 :在生产过程中,可依据该标准对采购的碳酸氢钠原料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从而保证饲料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企业在使用碳酸氢钠作为饲料添加剂时,也需按照标准规定的使用范围和限量进行添加,以避免因添加剂使用不当对动物健康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质量检测机构 :作为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对饲料添加剂碳酸氢钠进行质量检测时,需严格按照本标准中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进行操作,为市场监督和产品质量把控提供准确、公正的检测数据和报告,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监管部门 :农业农村部等监管部门可依据本标准对饲料添加剂碳酸氢钠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进行查处,从而加强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监管力度,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四、总结
质量保障 :GB 7300.801-2019 标准为饲料添加剂碳酸氢钠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规范要求,从生产源头到最终使用,各环节都有相应的标准依据,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饲料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动行业发展 :该标准的实施促进了饲料添加剂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技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行业内的技术交流、合作和创新提供了统一的平台,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保障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 :通过严格控制饲料添加剂的质量,确保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减少因饲料质量问题引发的动物疾病,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也为人类食品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