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GB 11551-2014《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解读

日期:2025-05-14 15:38:59 浏览:41
内容简介:GB 11551-2014《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解读一、标准的基本信息1. 发布时间与实施日期:GB 11551-2014于2014年9月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并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2. 主管部门与归口单位: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单位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3.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43

GB 11551-2014《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时间与实施日期:GB 11551-2014于2014年9月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并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

2. 主管部门与归口单位: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单位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

3.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43.020(道路车辆安全技术领域)。

4. 英文标准名称:The protection of the occupants in the event of a frontal collision for motor vehicle。

5. 起草单位与主要起草人: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起草,主要起草人包括孙振东、文宝忠、李维菁等。

6. 标准性质:强制性国家标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7. 修订背景:替代旧版GB 11551-2003,适应汽车安全技术发展需求,提升碰撞安全要求。

《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解读

二、标准内容

1. 适用范围:适用于M₁类汽车(乘用车)、最大设计总质量不大于2500kg的N₁类汽车(轻型货车)以及多用途货车,覆盖前排外侧座椅乘员的正面碰撞保护。

2. 核心要求:

乘员保护:规定车辆在正面碰撞中需为乘员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减少二次伤害。

约束系统:要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约束装置在碰撞中有效约束乘员,降低伤害风险。

车辆结构:明确车身吸能结构设计标准,确保碰撞能量合理吸收。

3. 试验方法:

正面碰撞试验:以50km/h速度撞击刚性壁障,模拟真实碰撞场景。

滑车试验程序:新增动态模拟试验,简化部分实车测试流程。

4. 修订亮点:

增加“多用途货车”定义,扩大适用范围。

补充安全气囊提示信息及儿童约束系统使用警告。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新车开发与认证:车企在设计新车时需严格遵循本标准,通过碰撞试验验证车辆安全性,确保符合国家强制性要求。

2. 事故后救援保障:标准明确要求碰撞后前门锁止系统不得自动锁死,保障乘员逃生或外部救援通道畅通。

3. 监管与检测:市场监管部门依据该标准对车辆进行抽检,确保量产车型持续符合安全规范。

4. 技术升级与创新:推动车企优化车身结构、约束系统及吸能材料设计,提升整体安全性能。

5. 消费者知情权:通过标准实施,消费者可直观了解车辆碰撞安全等级,促进市场优胜劣汰。

四、总结

GB 11551-2014作为我国汽车安全领域的核心标准,通过科学设定碰撞保护要求,显著提升了车辆正面碰撞场景下的乘员生存率。其强制性条款不仅规范了车企设计与生产流程,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明确的执法依据。未来,随着技术进步,该标准或将进一步细化,推动汽车安全性能向更高水平迈进,切实保障公众生命安全。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