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4785-2019《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的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时间:2019 年 12 月 17 日。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实施日期:2020 年 7 月 1 日。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英文标准名:Prescription for installation of the external lighting and light-signalling devices for motor vehicles and their trailers。起草人:卜伟理、赵斌、何云堂、姜兆庆、武华堂、王颖欣、杨之文、郑志军、吴文芳、张舒。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20。
二、标准内容
适用范围:适用于 M、N 和 O 类汽车及挂车等,明确了这些车辆的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安装的一般要求、特殊规定和检验规则。一般要求:规定了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基本安装要求,如数量、位置、可见性等。例如,车辆的前照灯、尾灯等应安装在规定的位置,保证其光线能够覆盖车辆行驶所需的基本照明区域,且不会对其他车辆造成眩目。特殊规定:针对不同类型的车辆和照明装置,提出了具体的安装要求和限制。比如,对于客车、货车等不同类型车辆,其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位置、数量等有不同的规定;新增了慢行灯、角灯、醒目标志、追尾警告信号和自适应前照明系统及其相关内容的定义和规定。检验规则:描述了对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安装的检验方法和合格判定标准。如通过专业的设备和方法,检测灯具的光强、光轴偏移量等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三、标准应用场景
车辆制造企业:在汽车及挂车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严格依据该标准安装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确保车辆在出厂时符合标准要求。例如,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要按照标准规定的位置、数量等要求安装前照灯、尾灯、转向灯等装置。车辆销售与准入:车辆在销售和进入市场之前,相关检测机构会按照该标准对车辆的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进行检验,只有符合标准的车辆才能获得销售许可和进入市场。如各地的机动车检测站会对车辆的灯光进行严格检测。车辆检验与维护:在车辆的定期检验和日常维护中,维修人员需参照该标准检查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安装是否符合要求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比如,维修人员在检修车辆时,会检查前照灯的光轴是否偏移,若偏移则需按照标准进行调整。交通事故调查与分析:在处理交通事故时,有关部门可依据该标准判断车辆的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是否存在问题,从而确定事故责任。例如,若因车辆灯光故障导致事故,可通过检查车辆灯光的安装和工作情况,判断车辆是否符合该标准要求,进而确定责任方。
四、总结
提升车辆安全性:该标准的实施,使汽车及挂车的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安装更加规范、合理,提高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照明效果和信号指示的准确性,有效减少了因灯光问题导致的交通事故,为驾乘人员和其他交通参与者提供了更安全的行车环境。促进产业发展:为汽车及挂车生产企业、零部件供应商等相关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和要求,促进了产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了我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与进步:随着标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促使企业加大在汽车照明和光信号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如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