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9743.2-2025《机动车冷却液 第2部分:电动汽车冷却液》标准解读
一. 标准的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与名称:GB 29743.2-2025,《机动车冷却液 第2部分:电动汽车冷却液》。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5年1月20日。
实施日期:2025年6月1日。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归口部门: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0)。
英文标准名:Coolants for Motor Vehicles – Part 2: Coolants for Electric Vehicles。
起草人:包括来自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中石化润滑油公司、清华大学等单位的多位专家。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5.100(润滑剂、工业油及相关产品)。
本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首次针对电动汽车冷却系统提出统一规范,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二. 标准内容
适用范围:适用于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所使用的冷却液。
性能要求:涵盖热传导性、电导率控制、防冻性、防腐蚀性、材料兼容性等关键指标。
试验方法:明确冷却液物理化学性质测试流程,如粘度、沸点、pH值及离子含量检测方法。
包装与标识:规定产品标签应包含型号、成分、使用温度范围及安全警示信息。
环保与安全:强调低毒性、可回收性及对环境影响最小化的要求。
与传统冷却液的区别:特别强调对高压电气系统的绝缘保护,避免漏电或短路风险。
该标准为电动汽车冷却液的研发、生产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三. 标准应用场景
整车制造企业:用于指导冷却系统设计与冷却液选型,提升整车热管理效率。
冷却液生产企业:作为产品质量控制与认证的重要依据,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售后服务体系:为维修站提供更换与检测标准,保障用户使用安全。
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用于电池管理系统(BMS)维护与冷却液状态监控。
科研与教学机构:作为研究基础,支持新材料、新配方的研发与评估。
政策监管部门:为市场监管与质量抽查提供法定依据,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标准的实施将显著提升我国电动汽车冷却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四. 总结
GB 29743.2-2025是我国首部专为电动汽车冷却液制定的国家标准,具有开创性意义。
标准从性能、测试到应用全面覆盖,提升了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它不仅服务于当前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为未来技术升级奠定基础。
随着标准的推广,有望促进我国电动汽车冷却液产品的国际化进程。
该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配套材料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