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标准发布时间:2014 年 12 月 31 日。
2.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3. 实施日期:2015 年 5 月 1 日。
4. 主管部门:中国气象局。
5. 归口部门: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6. 英文标准名:Specification for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
7. 起草人:李刚、张洪广、刘燕茹等专家。
8.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10。
二、标准内容
1.适用范围:适用于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无人值守气象站和区域气象观测站的新建、扩建、改建及业务运行。
2.保护要求:规定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包括障碍物、电磁干扰、探测环境等方面。例如,对障碍物的高度、距离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气象探测仪器能够正常工作,获取准确的数据。
3.技术指标:明确了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指标,如观测场的面积、仪器的布局、环境条件等。这些指标对于保证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三、标准应用场景
1.气象部门:气象部门在建设、维护和运行地面气象观测站时,必须严格遵守该标准,确保观测站的环境符合要求,从而为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等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城市建设与规划:在城市建设和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对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影响,避免在观测站附近建设高楼、工厂等可能对气象探测环境产生影响的设施,确保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3.环境保护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在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时,可参考该标准,加强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管理和监督,减少环境污染对气象观测的影响。
四、总结
1. GB 31221 - 2014《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地面气象观测站》标准为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2.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保护气象探测环境、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气象事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