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美缝剂粘结强度检测标准与测试方法解析
答:
一、标准名称
1. T/CECS 548-2018《美缝剂应用技术规程》
2. GB/T 36797-2018《装修防开裂用环氧树脂接缝胶》
3. T/CBMF 166-2022《室内装饰装修用美缝剂》
4. T/CECS 10158-2021《天冬聚脲美缝剂》
5. JC/T 1004-2017《陶瓷砖填缝剂》
二、标准内容
1.T/CECS 548-2018《美缝剂应用技术规程》
该标准附录B规定了粘结强度的测定方法,要求试件基材选用无釉砖,试样厚度1mm,养护7天后进行拉伸试验。粘结强度需≥5.0MPa。试验采用标准试柱(直径20mm),依据GB/T 5210《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执行。标准明确试件制备需符合JC/T 547《陶瓷砖胶粘剂》要求,检测数据取10次试验平均值,确保结果可靠性。该规程还强调检测环境需控制在温度(23±2)℃、湿度(50±5)%。
2.GB/T 36797-2018《装修防开裂用环氧树脂接缝胶》
该标准对粘结强度提出分级要求:标准条件下≥5.0MPa,高低温交变后≥3.0MPa。检测采用拉伸剪切试验,试件需在标准条件(23℃、50%湿度)养护7天,高温老化条件为80℃烘箱处理24小时后恢复至常温测试。标准规定粘结失效模式应表现为内聚破坏或基材破坏,界面剥离面积不得超过20%。检测设备需符合ASTM D638标准等效要求。
3.T/CBMF 166-2022《室内装饰装修用美缝剂》
标准将美缝剂分为无砂型(NS)和有砂型(S),分别规定粘结强度指标。无砂型要求标准条件≥4.0MPa,热老化(80℃/168h)和浸水(23℃/7d)后均≥3.0MPa。有砂型需满足抗折强度≥15MPa,抗压强度≥30MPa。检测基材选用陶瓷砖,试件养护周期为28天,采用万能试验机以5mm/min速率加载。标准特别强调粘结面需无空鼓、开裂等缺陷。
4.T/CECS 10158-2021《天冬聚脲美缝剂》
该标准针对天冬聚脲材料特性,规定标准条件粘结强度≥3.0MPa,经热老化(70℃/168h)和浸水(23℃/7d)后强度保持率≥90%。试件制备采用马口铁板基材,涂覆厚度(1.0±0.2)mm,养护周期168小时。检测方法参照GB/T 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拉伸速率设定为500mm/min,确保数据可比性。
5.JC/T 1004-2017《陶瓷砖填缝剂》
虽主要针对填缝剂,但其抗折强度(≥15MPa)和抗压强度(≥30MPa)指标被美缝剂检测借鉴。标准要求试件尺寸40mm×40mm×160mm,养护条件(20℃、湿度≥90%)21天。粘结强度检测采用三点弯曲法,跨距100mm,加载速率(0.5±0.1)mm/min。该标准对多孔基材的预处理方法有详细规定,包括吸水率控制及界面处理要求。
三、检测方法
粘结强度检测流程
1.试件制备
基材选用符合JC/T 547的无釉砖,尺寸≥100mm×100mm。美缝剂按比例混合后均匀涂抹,厚度控制(1.0±0.1)mm,养护环境温度(23±2)℃、湿度(50±5)%,养护周期7-28天。
2.设备校准
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量程0-50kN,精度1级。加载夹具采用直径20mm圆形钢质试柱,接触面粗糙度Ra≤3.2μm。试验前需进行设备归零和速率校准,拉伸速率设定5mm/min。
3.试验执行
将试柱垂直粘结于养护后的美缝剂表面,固化24小时后安装至试验机。启动设备记录破坏载荷,计算粘结强度(MPa=破坏载荷/粘结面积)。每组试件不少于5个,剔除偏差>15%数据,取算术平均值。
4.结果判定
依据不同标准分级:环氧类≥5.0MPa(T/CECS 548)、聚脲类≥3.0MPa(T/CECS 10158)。若出现基材剥离需记录破坏面积,界面破坏超过20%则判定不合格。
5.异常处理
发现数据离散度>20%时,需检查基材处理、混合均匀度及养护条件。高温高湿环境(如浸水试验)需严格控制水温波动≤±1℃,避免热应力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