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制动液检测标准最新版有哪些?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检测制动液又有何作用?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12981-2012《机动车辆制动液》
2. GB/T 265-1988《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与制动液运动粘度检测相关)
3. NB/SH/T 0430-2019《制动液平衡回流沸点测定法》
4. GB/T 5345-2019《道路车辆 石油基或非石油基制动液容器的标识》
5. GB 12981-2012中关于制动液pH值检测相关标准(虽未单独列出标准号,但GB 12981-2012中有对应检测要求)
二、标准内容
一. GB 12981-2012《机动车辆制动液》:此标准对机动车辆制动液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做出规定。在技术要求上,涵盖运动粘度(包括100℃和 -40℃时的指标)、pH值、平衡回流沸点、湿平衡回流沸点等关键参数。例如运动粘度,100℃时制动液需满足特定的数值范围,以保证在高温工况下能正常传递制动力,不同类型制动液对应不同标准值;-40℃时的运动粘度同样有严格标准,确保低温环境下制动液仍具备良好的流动性,避免因粘度过高影响制动力传递。pH值也被限定在合适区间,防止制动液对刹车系统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产生腐蚀,保障系统部件的使用寿命。平衡回流沸点反映制动液高温抗气阻能力,数值越高,高温性能越好;湿平衡回流沸点则考量制动液在吸收一定水分后的高温性能,同样有着明确的标准要求。
二. GB/T 265-1988《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该标准规定了测定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方法以及动力粘度的计算方式。在制动液检测中,主要用于准确测定制动液在100℃和 -40℃时的运动粘度。其测试原理基于在某一恒定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粘度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通过精确测定运动粘度,能判断制动液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特性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三. NB/SH/T 0430-2019《制动液平衡回流沸点测定法》:此标准详细规定了测定制动液平衡回流沸点的试验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将制动液样品装入特定的试验装置中,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加热,使制动液蒸发并回流,当蒸汽和液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定此时的温度,该温度即为平衡回流沸点。通过测定平衡回流沸点,可直观评估制动液在高温环境下抗气阻的能力,是衡量制动液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 GB/T 5345-2019《道路车辆 石油基或非石油基制动液容器的标识》:主要规定了道路车辆(含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系统和液压系统中制动液(石油基或非石油基)的标识要求。无论是制动液商品盛装容器还是车辆上的制动液盛装容器,都需按照此标准进行清晰标识。标识内容包括制动液的类型、规格、适用范围等关键信息,便于使用者准确识别和正确使用制动液,避免因标识不清导致错误使用,从而影响制动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 GB 12981-2012中关于制动液pH值检测相关内容:在GB 12981-2012中,规定了制动液pH值的检测方法和合格范围。通过特定的检测手段测定制动液的pH值,确保其处于合适的酸碱范围内。一般来说,制动液的pH值应维持在一定区间,过酸或过碱都可能对制动系统中的金属部件造成腐蚀,进而影响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检测的作用
制动液检测至关重要。首先,通过检测运动粘度、平衡回流沸点等指标,能判断制动液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确保在高温、低温等极端条件下,制动液仍可正常传递制动力,保障车辆制动系统稳定运行。其次,检测pH值可防止制动液对刹车系统部件产生腐蚀,延长部件使用寿命,降低因部件腐蚀损坏导致的制动故障风险。再者,检测制动液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有助于规范市场产品质量,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从而保障广大车主的行车安全,减少因制动液质量问题引发的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