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冷却液检测国家标准有哪些?冷却液检测国家标准的内容及作用是什么?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29743-2013《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
2. GB/T 2367-2009《工业循环冷却水分析方法》(涉及冷却液相关检测项目)
3. GB/T 29043-2012《乙二醇型和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
4. GB/T 8013.1-2018《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涂层 第1部分:阳极氧化膜》(与冷却液对金属腐蚀相关检测)
5. GB/T 26792-2011《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用缓蚀剂》
二、标准内容
一. GB 29743-2013规定了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该标准对冷却液的冰点、沸点、pH值、密度、泡沫倾向、腐蚀试验等项目进行严格规范。其中,冰点要求根据不同类型冷却液分为-25℃、-30℃、-35℃等多个级别;沸点在106℃至110℃之间;pH值应在7.5 - 11.0 范围内。同时,对冷却液与多种金属(如铸铁、紫铜、焊锡等)的腐蚀试验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在规定试验条件下,金属的腐蚀质量变化需控制在相应范围内。
二. GB/T 2367-2009涵盖了工业循环冷却水分析方法,其中部分方法适用于冷却液检测。如硬度测定,采用EDTA滴定法,通过测定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确定硬度,要求测定结果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氯离子含量测定采用硝酸银滴定法,对不同浓度范围的氯离子测定精度有明确要求,这些方法为冷却液中相关离子含量检测提供了依据。
三. GB/T 29043-2012针对乙二醇型和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对其成分、性能及试验方法作出规定。在成分方面,明确了乙二醇或丙二醇的含量要求,以及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范围;性能上,对冷却液的低温黏度、高温稳定性等指标进行限定,例如在规定低温条件下,冷却液的运动黏度不得超过一定数值,以确保低温流动性。
四. GB/T 8013.1-2018虽主要针对铝及铝合金氧化膜与涂层,但其中关于腐蚀试验的方法和要求,可用于检测冷却液对铝质部件的腐蚀情况。通过特定的腐蚀试验条件和时间,观察铝及铝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变化情况,评估冷却液对铝质材料的腐蚀性。
五. GB/T 26792-2011对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用缓蚀剂的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进行规范。要求缓蚀剂在与冷却液混合后,能有效抑制金属腐蚀,通过多种腐蚀试验评估缓蚀剂的性能,例如在模拟发动机工况的腐蚀试验中,缓蚀剂添加后的冷却液应使金属的腐蚀速率显著降低,并符合标准规定的数值。
三、冷却液检测的作用与方法
冷却液检测在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和设备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准确检测冷却液各项指标,可确保其具备良好的防冻、防沸、防腐蚀等性能,避免发动机因冷却液性能不佳导致过热、腐蚀等故障,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性能检测和化学性能检测。物理性能检测如通过密度计测定冷却液密度,采用冰点仪测量冰点,利用沸点仪测定沸点等;化学性能检测方面,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pH值、离子含量等,通过腐蚀试验装置模拟实际工况,评估冷却液对不同金属材料的腐蚀性。通过这些检测方法和手段,能够全面、准确地判断冷却液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保障其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