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保鲜膜环保检测标准有哪些?可降解材料生物分解率如何测试?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19277.1-2011《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释放二氧化碳的方法 第1部分:通用方法》
2. GB/T 20197-2006《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志和降解性能要求》
3. GB/T 38727-2020《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
4. GB/T 33797-2017《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
5. QB/T 4993-2016《可降解塑料片材挤出成型机》
二、标准内容
GB/T 19277.1-2011规定了在受控堆肥条件下,通过测定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来评估材料生物分解能力的通用方法。将材料与堆肥接种物混合后置于特定堆肥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持续监测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以实际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与理论二氧化碳产生量的比值来表征生物分解率。例如,在适宜的温度(58±2)℃、湿度(50%-55%)等堆肥环境中,持续监测180天,当生物分解率达到90%以上,可认为材料在该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生物分解能力。
GB/T 2006对降解塑料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分类,规定了不同类型降解塑料的标志要求,以及降解性能的基本要求,为保鲜膜等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环保检测提供了基础概念和性能框架依据 。
GB/T 38727-2020详细说明了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的降解性能要求,包括生物分解率、崩解率等指标,同时对产品标识做出规范,明确标识内容应包含产品类型、降解性能等关键信息,确保消费者能清晰了解产品的环保属性。
GB/T 33797-2017针对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规定了其生物分解率应不小于60%,对购物袋的物理性能、卫生性能等也做出相应规定,为保鲜膜等类似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性能检测提供参考 。
QB/T 4993-2016主要对可降解塑料片材挤出成型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进行规范,保障可降解保鲜膜等片材制品的生产设备符合工艺要求,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最终的降解性能。
三、可降解材料生物分解率测试方法
可降解材料生物分解率测试通过模拟自然环境或特定人工环境,测定材料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生物质的比例。通常采用实验室模拟堆肥的方式,将可降解保鲜膜试样与堆肥接种物充分混合,放置于特定的堆肥装置中,严格控制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环境参数。在测试周期内,定期收集并准确测量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依据相关标准计算生物分解率,通过该测试可准确评估保鲜膜等可降解材料在实际环境中的分解能力,为判定其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提供数据支撑,确保市场上的可降解保鲜膜产品真正具备环保属性,助力推动绿色包装产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