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软塑折叠包装检测标准有哪些新变化?对产品质量有何影响?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2. GB 9685-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
3. 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干法复合、挤出复合》
4. BB/T 0013-2011《软塑折叠包装容器》
5. GB 31604.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总迁移量的测定》
二、标准内容
1. GB 4806.7-2016:该标准全面涵盖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的各项卫生指标。例如在蒸发残渣指标上,规定在不同浸泡液中的蒸发残渣限量。在4%乙酸浸泡液中,蒸发残渣不得超过30mg/L,旨在严格控制塑料材料在接触酸性食品时,可能迁移至食品中的不挥发性物质的量,防止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在重金属含量方面,以铅为例,要求其在10%乙醇浸泡液中的含量不得超过1mg/kg,有效保障食品接触安全性。
2. GB 9685-2016:此标准专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的使用规范。明确规定了可用于食品接触塑料包装的添加剂种类,并且详细限定了每种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和特定迁移限量。如抗氧剂1010的最大使用量为0.5%,特定迁移限量为6mg/kg,从源头上确保添加剂在合理使用范围内,避免因添加剂使用不当而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
3. GB/T 10004-2008:主要适用于软塑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能检测。拉伸强度方面,对于不同材质的复合膜袋有不同要求,如双向拉伸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复合膜袋,其纵向拉伸强度不得低于40MPa,横向拉伸强度不得低于35MPa,这保证了包装在搬运、储存过程中不会轻易破裂。剥离强度规定干法复合的复合膜袋剥离强度不得低于1.0N/15mm,确保复合层之间的结合牢固度,防止出现分层现象影响包装效果。
4. BB/T 0013-2011:针对软塑折叠包装容器,对容器的公称容量做出明确标注要求,确保容量标识准确无误。对于容器的密封性能,规定在一定压力下不得出现泄漏现象,如在0.02MPa压力下保持5min,容器应无泄漏,保障内容物不会泄漏,维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5. GB 31604.8-2016: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总迁移量的测定方法。通过模拟食品接触条件,将样品浸泡在特定的食品模拟物中,在规定温度和时间下,测定迁移至模拟物中的物质总量。例如,在模拟水性食品时,采用4%乙酸作为模拟物,在60℃下浸泡2h后测定总迁移量,以此评估包装材料在实际使用中向食品迁移物质的潜在风险。
三、检测的作用及方法
检测在软塑折叠包装质量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包装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确保产品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例如,通过对软塑折叠包装进行总迁移量检测,能够有效评估包装材料在接触食品时,可能迁移至食品中的物质含量,避免有害物质对食品造成污染,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在检测方法上,依据不同的标准要求采用相应的专业设备和技术。对于物理性能检测,如拉伸强度、剥离强度等,可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测试;对于卫生指标检测,如蒸发残渣、重金属含量等,需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精密仪器进行测定。通过科学、准确的检测方法,为软塑折叠包装的质量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