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年塑料奶瓶检测标准有哪些新变化?如何确保塑料奶瓶符合安全标准?
答:
一、相关标准列举
1. GB 4806.7-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此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包括未经硫化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制品,也涵盖食品接触用淀粉基塑料材料及制品。该标准于2023年9月6日发布,2024年9月6日起实施,替代了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以及GB 4806.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标准 。
2. GB 38995-2020《婴幼儿用奶瓶和奶嘴》
该标准对婴幼儿用奶瓶和奶嘴的各项安全技术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从奶瓶的部件要求、容量刻度、容量偏差,到系统性能如部件配合、耐沸水性能、耐热冲击性能、密封性能等都有涉及,同时对奶嘴或饮用部件也有诸如长度、安全保持力、柔性测试等多方面要求。
3. GB 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
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特定迁移限量或最大残留量等内容 。塑料奶瓶生产过程中若使用添加剂,需遵循此标准要求。
4. GB 31604系列标准(部分涉及)
例如GB 31604.8-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总迁移量的测定》、GB 3160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GB 31604.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重金属(以Pb计)的测定》等,这些标准用于规范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相关项目的检测方法。
5. GB 28482-2012《婴幼儿安抚奶嘴安全要求》
虽然主要针对安抚奶嘴,但部分涉及到奶嘴的通用安全要求也可作为塑料奶瓶配套奶嘴检测的参考依据,如机械性能、化学性能方面的一些要求 。
二、标准内容介绍
一. GB 4806.7-2023标准内容
该标准对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的要求较为全面。感官要求方面,规定产品不应有异味、异嗅,外观不应有油污、尘土、霉变及其他异物,产品不得因混有有害物质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在理化指标上,对总迁移量(异辛烷)做出规定,总迁移量反映了塑料材料及制品在与食品接触过程中,可能迁移到食品中的非挥发性物质的总量,标准设定了相应的限量值,以确保其不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对于添加了着色剂的产品需进行脱色试验,要求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不应有脱色现象,避免因着色剂迁移而污染食品。此外,针对含有芳香族异氰酸酯和偶氮类着色剂等可能产生芳香族伯胺类物质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需检测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
二. GB 38995-2020标准内容
部件要求上,对奶瓶的边缘和尖端规定不得有锐利边缘和尖端,避免划伤婴幼儿;容量刻度要求清晰准确,容量偏差有明确的允许范围,如规定120mL的奶瓶,容量偏差应在±5mL 。对于小零件要求,防止其脱落被婴幼儿误食。针刺和抗拉扯性能方面,模拟使用过程中的情况,要求奶瓶部件在相应测试下不应出现破裂、分离等情况。系统性能中,奶瓶部件配合要良好,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液等问题;耐沸水性能要求奶瓶在沸水中保持一定时间后,不应出现变形、开裂等影响使用和安全的变化;耐热冲击性能规定了在温度急剧变化情况下,奶瓶的耐受能力;密封性能要求奶瓶在一定压力下不得有液体泄漏。对于奶嘴或饮用部件,长度有适宜的范围规定,安全保持力要保证在正常使用时不会轻易脱落,柔性测试需符合标准规定的柔韧性要求,以适应婴幼儿口腔特点。整体跌落性能要求奶瓶在模拟跌落情况下,仍能保持正常使用功能,不出现严重破损影响安全使用。
三. GB 9685-2016标准内容
在使用原则上,要求添加剂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用量,且不得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导致食品成分发生不良变化的添加剂。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特定迁移限量或最大残留量都有详细列表规定。例如,某些增塑剂在塑料奶瓶生产中的使用,其最大使用量和特定迁移限量都有明确数值要求,以此控制添加剂迁移到食品中的量,保障婴幼儿健康。
四. GB 31604系列标准部分内容
以GB 31604.8-2021总迁移量测定为例,规定了多种测试条件,根据不同塑料材质及可能接触的食品类型,选择合适的浸泡液(如4%乙酸、10%乙醇、50%乙醇、异辛烷等),在规定温度和时间下对样品进行浸泡,然后测定浸泡液中迁移物质的总量。GB 31604.2-2016高锰酸钾消耗量测定,是将样品浸泡在规定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过测定溶液中高锰酸钾消耗量来间接反映样品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质含量,以此评估产品卫生状况,一般要求高锰酸钾消耗量不超过一定数值(如10mg/kg)。GB 31604.9-2016重金属(以Pb计)测定,采用合适的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测定样品中铅的含量,规定其限量一般为1mg/kg 。
五. GB 28482-2012标准部分内容
机械性能方面,抗冲击性能要求安抚奶嘴在规定冲击条件下不破裂;抗刺穿性能规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和要求,确保奶嘴不易被刺穿;抗扯性能要求在一定拉力下奶嘴不发生断裂等情况;把手、塞子和/或盖的保持力要符合标准,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脱落。化学性能上,特定元素的迁移(如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规定了严格的限量值;挥发性化合物含量要求不得超过规定数值;邻苯二甲酸酯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也有明确限制,如某些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不得超过0.1% ;2-巯基苯并噻唑(MBT)释放量、抗氧化剂释放量等都有相应检测方法和限量规定。
三、检测的作用与方法
检测在塑料奶瓶质量把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检测可及时发现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保障婴幼儿使用安全。检测方法涵盖多种。理化检测方法如上述GB 31604系列标准中的各类检测,通过化学分析手段测定各项指标。例如,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重金属含量,利用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检测特定迁移物质的含量等。机械性能检测则通过模拟实际使用中的各种情况,如跌落测试、抗压测试、抗拉测试等,评估奶瓶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性能。如通过跌落试验机模拟奶瓶从一定高度跌落,观察其是否破损;利用压力试验机检测奶瓶的抗压变形性能。微生物检测也是重要环节,对于可能接触婴幼儿口腔的奶瓶部件,检测微生物指标,防止有害微生物滋生对婴幼儿健康造成威胁,一般采用培养法检测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数量是否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