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次性手套检测有哪些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具体涵盖了哪些内容?
答:
一、一次性手套检测相关国家标准列举
1. GB 10213-2006《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
2. GB 24786-2009《一次性使用聚氯乙烯医用检查手套》
3. GB/T 7543-2020《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
4. GB/T 24787-2009《一次性使用非灭菌橡胶外科手套》
5. 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一次性手套》
二、各标准内容介绍
一. GB 10213-2006《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
该标准规定了灭菌或非灭菌的、作为医用检查和诊断治疗过程中防止病人和使用者之间交叉感染的橡胶检查手套要求,也涵盖用于处理受污染医疗材料的橡胶检查手套。手套表面可为光面或麻面。材料方面,应由配合天然橡胶胶乳、配合丁腈橡胶胶乳、配合丁苯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溶液或配合丁苯橡胶乳液制成。为便于穿戴,可使用符合ISO 10993要求的润滑剂、粉末或聚合物涂覆物进行表面处理,且使用的任何颜色材料要无毒,用于表面处理的物质必须易于移动和生物吸收。在性能要求上,包含尺寸规格要符合规定;不透水性需满足特定试验要求;老化前扯断力和扯断伸长率有对应数值要求,如天然橡胶胶乳制造的手套老化前扯断力不小于10N,扯断伸长率不小于500% ,老化后扯断力和扯断伸长率同样需符合相应标准。
二. GB 24786-2009《一次性使用聚氯乙烯医用检查手套》
规定一次性使用聚氯乙烯医用检查手套应为聚氯乙烯材料制造。为便于穿戴,可使用表面处理剂、润滑剂、粉末或聚合涂料,所用材料均应为无毒材料,用于表面处理的可去除物质应是生物吸收的。产品分为部分或全麻面手套、光面手套、有粉手套、无粉手套四种类型。性能要求方面与GB 10213类似,需满足尺寸、不透水性等相关要求 。
三. GB/T 7543-2020《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
规定了用于外科操作中防止病人和使用者交叉感染、无菌包装的橡胶手套的技术要求,适用于穿戴一次然后丢弃的一次性手套,不适用于检查手套或一系列操作用手套。材料由配合天然橡胶胶乳、配合丁腈橡胶胶乳、配合氯丁橡胶胶乳,或配合丁苯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溶液,或配合丁苯橡胶乳液制成。为便于穿戴,可使用符合ISO 10993要求的润滑剂、粉末或聚合物涂覆物进行表面处理,所用颜料应无毒,用于表面处理的可移动物质必须可生物吸收。拉伸性能等要求严于医用检查手套,例如天然橡胶胶乳制造的手套老化前最小扯断力为16N,最小扯断伸长率为550% 。
四. GB/T 24787-2009《一次性使用非灭菌橡胶外科手套》
由配合天然橡胶胶乳、配合氯丁橡胶胶乳,或配合丁苯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溶液可乳液,或配合丁苯橡胶乳液制成。为便于穿戴,可使用任何符合GB/T 16886要求的润滑剂、粉末或聚合物涂覆物进行表面处理,所用颜料应无毒,用于表面处理的可移动物质应是可生物吸收的。在技术要求上除拉伸性能等要严于医用检查手套外,其他方面与医用检查手套有相似之处。
五. 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一次性手套》
技术要求涵盖微生物测试,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等项目,确保手套无微生物污染,避免食品二次污染;挥发物残留量,测量手套中有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残留量,防止使用中挥发出有害气体;可溶出物迁移,模拟使用条件,测试手套中可能迁移到食品中的物质总量及特定化学物质迁移,如塑化剂、增塑剂、抗氧化剂等,保证不超安全限值;力学性能测试,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保障手套使用强度和耐用性;标签信息完整度,确保产品标签含生产厂家、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号、生产日期/批号等必要信息,以便追溯和监管。
三、一次性手套检测的作用
一次性手套检测可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性。在医疗领域,通过检测保证医用检查手套和外科手套符合相应标准,防止病人和使用者交叉感染。如严格的性能检测可保证手套在使用时不易破损,维持防护效果。在食品行业,检测能避免食品受微生物污染和有害化学物质迁移影响,保障食品安全。同时,检测促使企业提升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一次性手套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