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年一次性塑料盒安全检测有哪些最新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如何保障其安全性?
答:
一、相关标准列举
1. 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2. GB 4806.7-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3. GB 18006.1-2024《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报批稿)》(注:2024年8月处于报批阶段)
4. GB 31604.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5. GB 31604.7-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脱色试验》
二、各标准内容介绍
1. GB 4806.1-2016:该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通用安全要求,适用于各类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其明确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应释放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中感官要求;还对迁移试验条件、特殊迁移限量、最大残留量等作出规定。例如在迁移试验条件方面,需模拟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接触不同食品类型及不同温度、时间等条件,来检测有害物质迁移量。
2. GB 4806.7-2023:此标准是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GB 4806.6 - 2016)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7 - 2016)的整合修订,于2024年9月6日实施。适用范围合并原两项标准,并增加淀粉基塑料材料及制品。在原料要求上,明确植物纤维填料属于添加剂,增加对淀粉的使用要求。理化指标方面,淀粉含量≥40%的淀粉基塑料豁免部分指标(如总迁移量测试结果超限量时测定三氯提取物进行判定,同时豁免高锰酸钾消耗量项目),还增加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指标(仅适用于含有芳香族异氰酸酯和偶氮类着色剂等可能产生芳香族伯胺类物质的产品,限量优先按照GB 4806.7附录A和GB 9685的限量执行)。附录部分修改限量要求,增加2020年前公告批准的树脂。
3. GB 18006.1-2024(报批稿):对一次性塑料餐饮具的范围、定义、分类等进行更新,明确该标准仅涉及非降解塑料,且不涉及塑料吸管。规定了一次性塑料餐饮具的技术要求,包括外观、尺寸偏差、负重性能、耐温性能(如耐热水、耐热油温度及时间要求)、容积偏差、跌落性能、盖体对折性能等物理性能指标,以及微生物指标、有害物质限量等化学性能指标。比如外观要求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油污、裂纹、气泡等缺陷;负重性能要求在一定负重下不破裂、不变形等。
4. GB 31604.9-2016:专门针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方法作出规定。涵盖了多种测定铅含量及迁移量的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等,详细说明了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分析步骤、结果计算等内容,为准确检测一次性塑料盒中铅的含量及迁移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5. GB 31604.7-2023: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脱色试验的方法。适用于可能含有可迁移着色剂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过将样品分别与不同的浸泡液(如乙醇、正己烷等)接触,观察浸泡液是否因样品脱色而变色,以此判断产品的脱色情况,确保一次性塑料盒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脱色而将有害物质迁移到食品中。
三、检测的作用
一次性塑料盒安全检测作用显著。通过依据上述标准检测,可判定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检测能及时发现一次性塑料盒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芳香族伯胺等超标问题,避免这些有害物质迁移至食品中,从而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检测促使生产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原料选择,提升产品质量,推动整个一次性塑料盒行业的规范化发展,维护市场秩序,确保消费者使用到安全可靠的一次性塑料盒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