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次性塑料吸管食品级安全检测标准有哪些?合规要求又包含什么?
答:
一、标准名称
1.GB4806.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
2.GB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3.GB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
4.GB31604.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
5.GB3160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
二、标准内容
一.GB4806.6-2016规定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的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等。在原料方面,明确限定了可用于生产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的单体及添加剂种类,严禁使用未经许可的有害物质。感官要求上,塑料树脂应色泽正常、无异嗅、无异物。理化指标包含了对重金属(如铅、镉、汞等)迁移量的限制,例如铅的迁移量不得超过1mg/kg,确保树脂在与食品接触过程中,不会因重金属溶出而污染食品,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二.GB4806.7-2016针对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提出全面要求。从外观上,制品应光滑、清洁,不得有油污、杂质等。在理化性能上,对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迁移量等有严格规定。如在不同浸泡液条件下,蒸发残渣的限量有明确数值,4%乙酸浸泡液中蒸发残渣不得超过30mg/L,模拟食品酸性环境时,控制塑料材料中物质向食品的迁移量,防止有害物质进入食品体系。
三.GB9685-2016详细规范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的使用。明确列出了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名单、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以及特定迁移限量等。比如,某种增塑剂在特定塑料制品中的最大使用量被严格限定,同时规定其在食品模拟物中的特定迁移限量不得超过一定数值,防止添加剂在食品接触过程中过量迁移至食品中,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四.GB31604.1-2015是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的通则,规定了迁移试验的基本原则、试验条件选择、试验装置要求等。它指导如何模拟实际食品接触场景,确定合适的食品模拟物、接触时间和温度等关键参数。例如,对于不同类型食品(水性、酸性、酒精性、油脂性等),需选择对应的合适食品模拟物,以准确检测塑料吸管中物质向食品的迁移情况。
五.GB31604.2-2016主要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方法。高锰酸钾消耗量反映了材料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质的含量。通过特定的实验操作,将塑料吸管样品在规定条件下浸泡于蒸馏水等浸泡液中,然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浸泡液,根据消耗的高锰酸钾量来判断样品中可提取物的相对含量,以此评估塑料吸管在与水性食品接触时,可能溶出的有机物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三、检测的作用与方法
检测一次性塑料吸管食品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检测可确保塑料吸管符合相关标准,防止有害物质迁移至食品中,保障消费者健康。从公共卫生角度,严格的检测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维护市场秩序。
检测方法多样。对于重金属迁移量,常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精准测定铅、镉等元素含量。蒸发残渣检测则通过将样品在不同食品模拟液中浸泡,然后蒸发浸泡液,称量残留物质质量。高锰酸钾消耗量测定按照标准方法,利用滴定操作完成。迁移试验依照GB31604.1-2015规定,模拟实际使用场景开展,通过对试验后食品模拟物的分析,全面评估一次性塑料吸管的食品级安全性能,确保其在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均满足合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