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纸杯新国标印刷区域限制标准有哪些?如何依据这些标准进行检测?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480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此标准是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领域的重要基础性标准,对纸杯等食品接触用纸制品的整体安全卫生要求作出规定,其中涵盖了与印刷区域限制相关的部分基础性要求。
2. GB/T 27590-2011《纸杯》。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纸杯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在印刷区域限制方面有明确条款,规范纸杯生产过程中的印刷工艺及相关区域限制,以保障纸杯的质量与使用安全。
3. QB/T 4032-2010《纸杯原纸》。主要针对纸杯原纸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进行规定。虽然不是直接针对纸杯印刷区域限制,但原纸的特性与印刷区域限制存在关联,为印刷区域合理设置提供原材料方面的依据 。
4. GB 31604.4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砷、镉、铬、铅的测定和砷、镉、铬、镍、铅、锑、锌迁移量的测定》。该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多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这与纸杯印刷区域限制相关,因为印刷油墨等可能含有重金属,通过对印刷区域限制可有效控制重金属迁移风险。
5. GB 3160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浸泡液中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该标准用于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浸泡液中高锰酸钾消耗量,纸杯印刷区域若不符合标准,可能导致浸泡液中高锰酸钾消耗量异常,影响纸杯安全性。
二、标准内容
一. GB 4806.8-2016规定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要求,对于印刷油墨等使用的物质,要求其不得迁移至食品中造成安全风险。纸杯作为常见食品接触用纸制品,印刷区域的油墨等材料需满足有害物质迁移限量要求,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油墨中的有害物质向盛装的食品迁移。
二. GB/T 27590-2011明确要求纸杯杯口距杯身15mm内、杯底距杯身10mm内不应印刷。这是考虑到在使用纸杯时,杯口部分与人嘴接触,杯底在放置过程中可能受到摩擦等外力,若在这些区域印刷,油墨易脱落混入食品或受外力影响导致有害物质迁移风险增加。同时,对印刷图案的清晰度、色泽稳定性等也有要求,确保印刷质量稳定且不会因质量问题导致安全隐患。
三. QB/T 4032-2010对纸杯原纸的定量、紧度、抗张强度、吸水性等指标作出规定。原纸吸水性等特性影响印刷效果,若原纸吸水性过强,印刷油墨易渗透扩散,难以保证印刷区域精准度,不利于印刷区域限制标准的执行。所以合适的原纸性能是保障印刷区域符合标准的基础。
四. GB 31604.48-2016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在纸杯印刷区域,需关注油墨等材料中重金属含量。例如,若印刷区域过大,且油墨中铅等重金属超标,在纸杯使用过程中,重金属就有更高概率迁移至食品中。通过对纸杯印刷区域的严格限制,可减少重金属迁移风险,保障食品安全。
五. GB 31604.2-2016通过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浸泡液中高锰酸钾消耗量,来评估材料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质含量。若纸杯印刷区域油墨等材料不符合要求,在浸泡时,可能导致浸泡液中高锰酸钾消耗量超出标准值。印刷区域限制有助于控制可氧化有机物质来源,确保纸杯浸泡液中高锰酸钾消耗量在安全范围内。
三、检测重要性及方法
检测对于确保纸杯新国标印刷区域限制标准的执行至关重要。通过检测,可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印刷区域不符合标准的情况,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在检测方法上,对于纸杯印刷区域尺寸的检测,可采用精度较高的量具,如卡尺等,测量杯口15mm内及杯底10mm内是否存在印刷图案。对于油墨等材料的有害物质迁移检测,可依据相关标准规定的浸泡试验方法,将纸杯按规定条件浸泡在特定溶液中,然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仪器分析浸泡液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含量,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对于印刷图案的清晰度、色泽稳定性等质量检测,可通过人工目视结合专业图像分析软件进行评估,从而确保纸杯印刷区域符合新国标各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