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食品级牙签有哪些检测标准?其安全要求具体涵盖哪些方面?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2. 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3. GB 1930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若牙签原料涉及坚果壳等相关材质可参考此标准)
4. GB/T 24396-2009《牙签》
5. GB 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
二、标准内容
1. GB 4806.1-2016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基本安全要求,如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确保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不得迁移出有害物质。其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理化指标有严格规定,像总迁移量,即在特定条件下,材料向食品模拟物迁移的非挥发性物质总量,每平方分米接触面积迁移量不得超过10毫克。同时,对重金属迁移量也有要求,铅的迁移量不得超过0.01mg/kg,镉的迁移量不得超过0.005mg/kg等,以此确保食品级牙签在与食品接触时不会污染食品。
2. GB 4806.7-2016适用于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若食品级牙签为塑料制品,该标准要求塑料牙签原材料应符合相应的质量规格,不得使用回收塑料等可能引入污染的材料。对于塑料牙签的感官指标,外观应色泽正常、无异嗅、无异物;浸泡液不得有浑浊、沉淀、异味等。其理化指标方面,蒸发残渣要求在不同浸泡液条件下,如4%乙酸、65%乙醇等,特定温度和时间浸泡后,蒸发残渣不得超过一定数值,通常在30mg/L - 60mg/L之间不等,以此控制塑料中可提取物的含量。
3. GB 19300-2014在涉及牙签原料为坚果壳等情况时,对原料的卫生指标有规定。例如原料不得有霉变、虫蛀,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有害物质需符合相应限量要求,从源头保障牙签材质的安全性,防止因原料问题导致有害物质迁移至食品中。
4. GB/T 24396-2009对牙签的外观、尺寸偏差、物理性能等做了规定。外观上,牙签表面应光滑,不得有毛刺、裂纹、结疤等缺陷;尺寸方面,牙签长度偏差应在±5mm 范围内,直径偏差在±0.1mm范围内。物理性能要求牙签应具有一定的韧性,在规定的弯曲试验中,弯曲角度达到一定程度(如15°)时,牙签不应折断,保证使用过程中的质量。
5. GB 9685-2016规范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的使用。对于食品级牙签生产过程中可能添加的添加剂,明确规定了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种类、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例如,某些增塑剂在塑料牙签中的使用量不得超过特定百分比,防止因添加剂过量使用而迁移到食品中危害人体健康。
三、检测作用及方法
食品级牙签检测作用重大,能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使用安全,避免因牙签质量问题导致口腔损伤、有害物质摄入等健康风险,维护市场秩序。检测方法包含多种,理化检测方面,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等仪器分析方法测定总迁移量、重金属迁移量等指标;感官检测则通过人工观察和嗅闻,检查牙签外观是否正常、有无异味等;对于物理性能检测,利用专业设备模拟使用场景,测试牙签的韧性、强度等。严格依据这些检测标准和方法,才能生产出安全可靠的食品级牙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