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有机饲料添加剂检测认证流程及标准

日期:2025-04-01 16:18:00 浏览:76
内容简介:问:有机饲料添加剂检测认证流程及标准解析答:一、标准名称1. 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2. GB/T 36866-2018《有机饲料添加剂通则》3. GB/T 17481-2019《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4. GB/T 13080-2018《饲料中铅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5. GB/T 18823-2019《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二、标准内容1.

问:有机饲料添加剂检测认证流程及标准解析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

2. GB/T 36866-2018《有机饲料添加剂通则》

3. GB/T 17481-2019《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4. GB/T 13080-2018《饲料中铅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5. GB/T 18823-2019《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有机饲料添加剂检测认证流程及标准

二、标准内容

1. 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和试验方法。针对有机饲料添加剂,明确重金属指标中铅含量≤10mg/kg,镉含量≤3mg/kg(水产育苗料≤0.5mg/kg),汞含量≤0.1mg/kg(以Hg计),砷含量≤10mg/kg(以As计)。微生物指标要求沙门氏菌不得检出,霉菌总数≤4.0×10⁴CFU/g。试验方法涵盖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适用于饲料原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及浓缩饲料的卫生安全判定,是有机饲料添加剂进入市场的基础性安全标准。

2. GB/T 36866-2018《有机饲料添加剂通则》

作为有机饲料添加剂的专项标准,该文件规定了产品认证的技术要求和流程。要求原料须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野生天然产品,禁止使用基因改造生物及其衍生物。生产过程中需建立完整的追溯体系,记录原料采购、加工、检验等环节,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功能分类涵盖营养性添加剂、一般性添加剂两类,其中营养性添加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允许误差范围为标示值的±10%(微量元素类±15%)。认证流程包括申请受理、文件审核、现场检查、产品检测、认证决定等环节,检测项目覆盖成分分析、卫生指标、标签符合性等12项内容,确保产品符合有机农业生产的生态环保要求。

3. GB/T 17481-2019《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该标准规定了预混合饲料中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和判定规则。采用甲基紫法或氯离子选择电极法,通过测定样本中示踪物的含量计算变异系数(CV值)。当使用甲基紫法时,称取200g试样,经搅拌、溶解、过滤后,在59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计算10个平行样本的变异系数,要求CV≤5%。氯离子选择电极法适用于含氯化物的预混合饲料,通过电位值测定计算离子浓度,判定规则同上。混合均匀度是确保添加剂有效成分均匀分布的关键指标,该标准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产品验收提供了量化依据,适用于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等各类预混料产品。

4. GB/T 13080-2018《饲料中铅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作为重金属检测的专用方法标准,该文件规定了饲料中铅含量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流程。试样经硝酸-高氯酸湿法消解或压力消解罐消解后,制备成样品溶液,在283.3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铅含量。方法检出限为0.1mg/kg,定量限为0.3mg/kg,回收率在90%~110%之间(添加水平0.5~5mg/kg时)。标准详细规定了试剂配制、仪器参数(如灯电流8mA、狭缝宽度0.2nm)、操作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铅的测定,是GB 13078卫生标准的配套检测方法,确保重金属限量指标的准确判定。

5. GB/T 18823-2019《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该标准建立了饲料检测结果的误差判定规则,适用于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检测方法的结果评价。规定重复性条件下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含量≥1%时)或15%(含量在0.1%~1%之间时),含量<0.1%时绝对差值不超过0.02%。对于认证检测,允许相对偏差在标示值的±5%(常量成分)至±20%(微量元素)之间。标准明确了检测方法的精密度要求和结果有效性判定原则,为实验室质量控制、检测数据互认及产品质量争议处理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确保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三、检测流程

有机饲料添加剂检测认证流程包括样品受理、样品制备、指标检测、数据处理、认证评审、结果反馈六个核心环节。

样品受理阶段,检测机构需审核委托方提供的产品资料,包括配方组成、生产工艺、执行标准、标签样张等,确认样品名称、规格、数量符合检测要求,同时核查有机原料认证文件、生产追溯记录等合规性材料。样品需按GB/T 18823规定的采样方法抽取,确保具有代表性,包装应满足防污染、防挥发要求,随附样品交接单注明保存条件和检测项目。

样品制备过程严格遵循GB/T 14699.1《饲料采样》和相关检测方法标准。固体样品经粉碎过筛(通常过0.425mm筛网),混匀后采用四分法缩分至所需量;液体样品需充分摇匀,必要时进行均质处理。制备好的样品分为检测样和留样,留样保存期不少于6个月,以备复检。

指标检测环节根据标准要求选择适用方法,如卫生指标检测执行GB 13078,采用GB/T 13080测定铅含量,GB/T 17481测定混合均匀度。检测前校准仪器设备,检查试剂有效期,进行空白试验和加标回收试验,确保检测条件符合方法要求。每个项目至少平行测定两次,记录原始数据包括仪器参数、称量数据、检测时间等。

数据处理阶段,依据GB/T 18823进行误差分析,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统计量,判定平行样测定结果是否符合允许误差要求。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确认结果无误后,根据标准限值出具单项检测结论。检测报告需包含样品信息、检测依据、检测项目、结果数据、结论判定等内容,经检测人、复核人、授权签字人三级审核后生效。

认证评审环节,检测机构将检测报告及合规性材料提交认证机构,由评审专家对产品成分、生产过程、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重点审查有机原料比例是否达标(≥95%)、生产过程是否符合有机认证规范、检测结果是否全部满足标准要求。评审通过后,认证机构颁发有机饲料添加剂认证证书,注明认证范围和有效期(通常为1年)。

结果反馈阶段,检测机构向委托方发送检测报告,认证机构同步公示认证信息。对于不合格产品,出具整改通知,明确不合格项目和整改要求,委托方完成整改后可申请复检或重新认证。整个流程严格遵循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确保检测数据可追溯、认证结果科学公正,为有机饲料添加剂的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管提供完整的技术支撑。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