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 年食品接触材料有哪些最新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对保障食品安全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
一、标准名称
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4806.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
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GB 4806.15-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
二、标准内容
GB 4806.1-2016:此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基本安全要求。涵盖了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要求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应释放出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并且其材质应当清洁、无毒、无害,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例如对原材料的选择有严格把控,禁止使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材料用于食品接触产品的生产。
GB 4806.6-2016:该标准针对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作出规范。明确了塑料树脂的分类,规定了不同类型塑料树脂的技术要求,包括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如重金属含量、挥发物含量等)。例如,对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树脂,其重金属铅的含量不得超过 1mg/kg,砷含量不得超过 0.5mg/kg ,以此确保塑料树脂在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生产时的安全性。
GB 4806.7-2016:主要针对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在感官要求上,规定材料及制品不得有异嗅、异味,外观应光滑、无气泡、无油污等。物化指标方面,对迁移量作出严格限制,如高锰酸钾消耗量(以水为模拟物)不得超过 10mg/dm²,这是为了控制塑料材料中可迁移的有机物质,防止其迁移到食品中影响食品安全。
GB 4806.9-2016:适用于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规定了金属材料的材质要求,如不锈钢材料需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牌号。同时对重金属迁移量作出限制,如铅的迁移量在特定条件下不得超过 0.05mg/kg,镉的迁移量不得超过 0.02mg/kg,防止金属材料中的重金属在与食品接触过程中迁移至食品内,危害消费者健康。
GB 4806.15-2024:此标准规范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对黏合剂的原材料安全性进行了严格规定,要求其不得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在技术要求方面,规定了黏合剂在与食品接触过程中的迁移限量,例如某些特定有害物质的迁移量不得超过规定的极低数值,以确保在食品包装等应用中,黏合剂不会成为食品安全隐患。
三、检测重要性与方法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至关重要。通过检测能确保食品接触材料符合相关标准,防止有害物质迁移至食品,保障消费者健康。检测方法主要有化学检测、生物学检测和物理检测。化学检测可检测材料中的化学成分,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双酚 A 等化学物质,气相色谱法检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重金属含量。生物学检测主要针对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像细菌总数计数、大肠杆菌计数等可评估材料卫生质量。物理检测针对材料外观、尺寸、结构和物理性能,如拉伸试验测试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撕裂试验测试撕裂强度,热收缩试验测试特定温度下的热收缩率 。这些检测方法综合运用,从多个维度保障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