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婴幼儿袜子质检要求 婴儿袜子执行标准 宝宝袜子检测指标
答:
一、标准名称
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FZ/T 73025-2019《婴幼儿针织服饰》
GB/T 22849-2014《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
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
二、标准内容
GB 31701-2015明确婴幼儿纺织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该标准将婴幼儿袜子归入A类产品,规定甲醛含量≤20mg/kg,pH值4.0-7.5,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附件要求绳带长度≤75mm,装饰物抗拉强力≥50N。燃烧性能需达到1级标准,重金属铅、镉含量分别≤90mg/kg、≤100mg/kg。标准特别强调锐利边缘和尖端不得存在。
FZ/T 73025-2019针对0-36个月婴幼儿针织服饰制定技术规范。规定袜子直向缩水率≤5.0%,横向缩水率≤8.0%。缝纫强力≥80N/2cm,接缝滑移量≤0.6cm。起球等级≥3-4级,耐唾液色牢度≥4级。对袜口拉伸弹性提出量化指标:拉伸30次后弹性回复率≥85%。附件抗拉强力测试中,直径≤3mm的附件需承受70N拉力。
GB/T 22849-2014规定婴幼儿针织服装的物理性能指标。袜子耐磨测试要求马丁代尔法≥10000次,顶破强力≥150N。纽扣等不可拆卸附件需通过20N拉力测试,拉链滑动力≥3N。色牢度方面,耐水、耐汗渍、耐摩擦(干/湿)均需≥4级。标准明确禁用金属针等锐利物,缝制线头长度需控制在5mm以内。
GB 18401-2010规定纺织产品基本安全要求。婴幼儿袜子必须符合A类标准:耐水色牢度≥3级,耐汗渍色牢度≥3-4级,耐干摩擦色牢度≥4级。异味检测需通过嗅觉法判定,不得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等。标准要求产品标注"婴幼儿用品"字样,并注明维护方法。
GB/T 29862-2013规范纤维成分标注要求。规定婴幼儿袜子纤维含量允差为±3%,混纺产品需按含量递减顺序标注。对于≤5%的微量纤维,需标明"含微量XX纤维"。标准禁止使用"100%纯棉"等不准确表述,要求采用标准纤维名称。
三、检测项目
婴幼儿袜子安全检测包含12项核心指标: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芳香胺染料、重金属含量、色牢度(耐水、耐汗渍、耐摩擦、耐唾液)、附件抗拉强力、绳带安全要求、燃烧性能、纤维成分及含量、锐利边缘检测、填充物安全、异味判定。其中甲醛检测采用水萃取法(GB/T 2912.1),检测限值20mg/kg;pH值检测依据GB/T 7573标准,测试溶液需为0.1mol/L氯化钾溶液;重金属检测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铅、镉检测限分别为1.0mg/kg、0.1mg/kg。附件抗拉测试采用等速伸长型强力机,加载速度100mm/min,保持10s后记录断裂值。绳带长度测量精确至±1mm,燃烧测试采用45°倾斜法,测定续燃时间≤2s。所有检测项目均需在温度(20±2)℃、湿度(65±4)%的标准环境下进行预处理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