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防烟面罩呼吸阀检测标准有哪些?
答:
一、标准名称
1.GB 26262019《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2.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
3.GB 28902009《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4.GB 165562007《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
5.GA 4132015《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二、标准内容
1.GB 26262019
该标准规定了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呼吸阀相关指标包括:
呼气阻力:带呼气阀的面罩在流量为85L/min时,阻力≤150Pa;
气密性测试:在249Pa负压条件下,呼气阀泄漏气流量≤30mL/min,且检测时呼气阀需垂直放置;
实用性能:模拟实际使用场景(如头部运动、弯腰等),评估呼吸阀在动态环境下的密封性和舒适性;
清洗消毒:若产品宣称可重复使用,需验证清洗消毒后呼吸阀性能仍符合标准。
2.GB/T 326102016
针对日常防护型口罩,呼吸阀检测内容包括:
吸气阻力:在流量30L/min时,阻力≤170Pa;
呼气阀气密性:将口罩固定于测试装置,以500mL/min抽气速率使系统达到1250Pa负压,记录压力从1180Pa恢复至常压的时间需≥20秒;
阀盖强度:施加50N拉力持续10秒,阀盖不得断裂或滑脱;
耐疲劳性:模拟10万次呼吸循环后,呼气阀开启压力变化≤20%。
3.GB 28902009
适用于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呼吸阀检测要求如下:
正压气密性:封闭呼气阀,向面罩内充气至300Pa,保压1分钟,压力下降≤100Pa;
负压气密性:封闭吸气阀,抽气至300Pa,保压1分钟,压力上升≤100Pa;
阀片开启压力:呼气阀开启压力需在1050Pa范围内,吸气阀开启压力≤30Pa;
泄漏率:在规定流量下,呼吸阀两侧压差需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气体单向流通。
4.GB 165562007
针对自给式压缩空气呼吸器,呼吸阀检测重点为:
动态气密性:将面罩戴于头模,模拟人体呼吸(吸气流量50L/min,呼气流量50L/min),检测呼气阀在交替压力下的密封性;
阀片响应时间:呼气结束后,阀片闭合时间≤0.5秒,避免呼气残留;
耐温性:在30℃至+60℃环境中存放24小时后,呼吸阀开启压力变化≤15%。
5.GA 4132015
专用于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呼吸阀与过滤装置协同检测包括:
一氧化碳防护性能:在2500ppm一氧化碳浓度下,过滤后浓度需≤200ppm(5分钟加权平均值);
烟雾透过率:通过NaCl气溶胶测试,透过率≤5%;
呼吸阻力:吸气阻力≤300Pa,呼气阻力≤200Pa(流量30L/min);
阀片耐腐蚀性:在湿度95%、温度50℃环境中暴露48小时,阀片无变形或锈蚀。
三、检测项目
1.气密性检测
正压测试:封闭呼气阀,向面罩内充气至300Pa,保压1分钟,压力下降需≤100Pa(参考GB 28902009)。
负压测试:封闭吸气阀,抽气至300Pa,保压1分钟,压力上升需≤100Pa(参考GB 28902009)。
方法:使用气密性测试仪(如HTX029型),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压力变化,确保呼吸阀无泄漏。
2.呼吸阻力检测
吸气阻力:在85L/min流量下,带呼气阀的面罩阻力≤150Pa(GB 26262019)。
呼气阻力:模拟人体呼气流量(如50L/min),检测阀片开启后的阻力值,需符合对应标准要求。
设备:采用思明特呼吸阀检测台,配置流量控制模块和压力传感器,可绘制阻力流量曲线。
3.一氧化碳过滤效率
测试条件:将呼吸阀与过滤装置连接,通入2500ppm一氧化碳气体,模拟人体呼吸频率(15次/分钟)。
判定:过滤后气体中一氧化碳浓度需≤200ppm(GA 4132015),通过气相色谱仪或电化学传感器实时监测。
4.阀片机械性能
开启压力:使用测力计测量阀片开启时的最小压力,呼气阀需在1050Pa范围内(GB 28902009)。
耐疲劳性:通过10万次开合测试,检查阀片是否变形或断裂,开启压力变化需≤20%(GB/T 326102016)。
5.环境适应性
高低温测试:在30℃至+60℃环境中存放24小时,测试呼吸阀开启压力及气密性。
湿度测试:在95%湿度环境下暴露48小时,检查阀片是否锈蚀或失效。
防烟面罩呼吸阀的检测需覆盖气密性、阻力、过滤效率及机械性能等核心指标,通过标准化测试确保其在火灾等复杂环境中可靠运行。检测过程中应严格遵循GB 26262019、GA 4132015等标准,结合专业设备(如压力传感器、气相色谱仪)实现量化分析,保障产品质量与使用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