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建筑智能化检测国家标准规范最新版本有哪些?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2. GB 50606-2020《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范》
3. GB/T 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4. GB 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5. GB/T 17626-201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二、标准内容
1. GB 50339-2013规定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与技术指标。标准涵盖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8个子系统。明确要求系统检测合格率需达100%,设备安装位置偏差不超过±50mm。对系统响应时间作出量化规定:信息查询类操作响应不超过2秒,控制指令执行延迟低于1秒。数据存储周期要求视频监控记录保存30天以上,能耗数据保存周期不低于3年。
2. GB 50606-2020聚焦智能化系统的检测方法与评价体系。详细规定通信网络系统检测需包含吞吐量、丢包率、传输时延三项核心指标,其中千兆以太网测试时延应小于1ms。安防系统检测要求周界报警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视频监控图像分辨率达到1080P标准。标准创新引入BIM模型比对检测法,要求建筑设备系统实际运行参数与设计模型偏差不超过±5%。
3. GB/T 51348-2019对智能化系统的电气设计提出具体要求。规定智能化机房供电可靠性需达99.99%,双路电源切换时间不超过0.5秒。照明控制系统要求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色温偏差范围控制在±150K以内。标准特别强调电磁兼容设计,要求电子设备安装间距不小于300mm,机柜接地电阻值≤1Ω。
4. GB 51251-2017包含智能消防系统的专项检测标准。明确防烟分区压差应保持25-30Pa,排烟风机启动响应时间≤30秒。机械排烟系统要求实测排烟量不低于设计值的90%,补风量需达到排烟量的50%-80%。标准规定每年应进行2次联动测试,火灾报警系统与排烟设备联动延迟不得超过10秒。
5. GB/T 17626-2018针对智能化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检测作出规定。传导骚扰测试频率范围扩展至0.15-30MHz,辐射骚扰测试频率覆盖30MHz-6GHz。测试等级分为工业级(Level 3)和民用级(Level 2),要求智能化设备在3V/m的射频场强下能正常工作。静电放电测试电压最高达8kV,空气放电测试距离保持10mm。
三、检测流程
建筑智能化检测流程分为六个阶段。准备阶段需审查设计文件、设备清单及技术参数,确认检测方案符合GB 50606要求。设备校验阶段使用经计量认证的检测仪器,包括网络分析仪、光功率计、声级计等,校准证书有效期需在6个月内。
现场检测阶段按子系统分项实施:综合布线系统检测包含接线图、长度、衰减、近端串扰四项基本参数,Cat6线缆测试频率需达250MHz;楼宇自控系统进行DDC控制器模拟量输入输出精度测试,要求误差≤±1%FS;视频监控系统检测涵盖最低照度、灰度等级、色彩还原度等指标。
数据采集阶段执行三次重复测量,取中间值为有效数据。数据分析阶段将实测数据与GB 50339规定的阈值比对,偏差超过5%的指标需进行整改复测。报告编制阶段要求检测数据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检测结论明确列出不符合项及整改建议。最终检测报告需包含检测依据、仪器清单、原始数据记录等附件,保存期限不少于工程保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