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彩妆荧光剂检测国家标准有哪些?检测方法有哪些步骤?
答:
一、标准名称
1.GB5009.279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2.GB/T387432020《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3.QB/T57232022《口腔清洁护理用品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4.GB31650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含荧光剂相关指标)
5.GB/T296692013《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及修订版)
二、标准内容
1.GB5009.2792023
该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中8种荧光增白剂(如CBS、OB、KCB等)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以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和365nm。方法检出限为0.01mg/kg,定量限0.05mg/kg,适用于塑料、纸制品等材料。
2.GB/T387432020
针对化妆品中15种荧光增白剂(如FWA184、FWA351等),采用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法。样品经乙腈涡旋提取,离心后上清液经0.22μm滤膜过滤,以C18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三氟乙酸),梯度洗脱。方法回收率为85%115%,相对标准偏差(RSD)≤10%,适用于唇膏、眼影等彩妆产品。
3.QB/T57232022
针对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如牙膏),规定了3种荧光增白剂(CBSX、33、35)的HPLC检测方法。样品经水超声提取,以C18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3.0),检测波长365nm。方法检出限为0.1mg/kg,定量下限0.3mg/kg,适用于含摩擦剂的复杂基质。
4.GB316502021
虽为兽药残留标准,但附录A中规定了化妆品用原料荧光增白剂的残留限量,如CBS在驻留类化妆品中≤0.5%,淋洗类≤1.0%。同时引用GB/T387432020作为检测方法,明确了不同类别产品的合规判定依据。
5.GB/T296692013
该规范(2015年版)禁止化妆品添加未经批准的荧光增白剂,并列出《化妆品禁用组分》(表2)和《化妆品限用组分》(表3)。例如,FWA135、FWA5等12种荧光剂被列入禁用清单,CBS等5种允许限量使用,需配合GB/T387432020进行验证。
三、检测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原理:利用荧光增白剂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特性,通过色谱柱分离后定量分析。
步骤:
样品预处理:彩妆样品(如唇膏)称取1.0g,加10mL乙腈,涡旋3min,超声提取15min,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过0.22μm滤膜。
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250mm×4.6mm,5μm)
流动相:A相(乙腈)、B相(0.1%甲酸水),梯度洗脱(010min,30%70%A;1015min,70%A)
流速:1.0mL/min
检测波长:280nm(CBS)、365nm(OB)
定量方法:外标法,标准曲线浓度范围0.1100mg/L,相关系数r≥0.999。
性能参数:检出限0.010.1mg/kg,单个样品检测时间15分钟,适用于常规彩妆基质。
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
适用场景:复杂基质(如含珠光剂的眼影)中痕量荧光剂检测。
原理:通过质谱的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提高特异性,例如CBS的母离子m/z565.2,子离子m/z477.1(碰撞能量20eV)。
步骤:样品前处理同HPLC法,色谱柱采用C18短柱(100mm×2.1mm,3.5μ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水,梯度洗脱时间压缩至10分钟。
性能参数:检出限低至0.005mg/kg,可同时检测20种以上荧光剂,单个样品检测时间20分钟。
3.荧光分光光度法
原理:利用荧光增白剂在365nm激发光下发射420480nm荧光的特性,通过标准曲线定量。
步骤:
样品经乙醇溶解后稀释至合适浓度,倒入石英比色皿;
设定激发波长365nm,发射波长435nm,测定荧光强度。
性能参数:检出限0.5mg/kg,单个样品检测时间5分钟,适用于快速筛查,但易受基质干扰。
方法对比说明: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DAD)为国家标准核心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彩妆产品,检出限满足现有安全限量要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针对复杂基质和痕量分析,灵敏度较HPLC提高12个数量级;荧光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但仅用于初步筛查,需结合其他方法确证。三种方法形成梯度互补,覆盖从原料验收、生产过程控制到成品检测的全流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