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年国家辐射检测标准规范有哪些新变化?
答:
一、2025年最新国家辐射检测标准清单
1.HJ1384—2024固定式碘化钠γ谱仪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2.HJ1383—2024环境空气水蒸气中氚的测定分子筛吸附采样法
3.GBZ166—2024职业性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标准
4.JJG1009—2024X、γ辐射个人剂量当量HP(10)监测仪检定规程
5.GB6249—2025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
二、标准内容详细解析
1.HJ1384—2024固定式碘化钠γ谱仪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固定式碘化钠γ谱仪的技术要求、安装条件及连续监测数据处理方法。要求设备具备能量分辨率≤7%(对137Cs的662keVγ射线),测量范围覆盖10nGy/h至10μGy/h,数据存储周期不超过1小时。适用于核设施周边、放射性废物处理场等场所的γ辐射连续监测。
2.HJ1383—2024环境空气水蒸气中氚的测定分子筛吸附采样法
该标准明确了采用分子筛吸附采样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水蒸气氚的技术流程。方法检出限为0.01Bq/m³,采样效率≥95%,要求实验室通过液闪计数法进行定量分析。适用于核电站液态流出物周边环境氚浓度监测。
3.GBZ166—2024职业性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标准
该标准替代2005版,规定了皮肤表面放射性污染的监测方法与评价准则。要求使用α/β表面污染监测仪,检测限≤0.4Bq/cm²(α)和≤4Bq/cm²(β),并明确了污染分级处理流程。适用于核工业、医疗放射等岗位的职业健康监测。
4.JJG1009—2024X、γ辐射个人剂量当量HP(10)监测仪检定规程
该规程规定了个人剂量监测仪的检定条件与方法,要求仪器在10keV3MeV能量范围内的相对误差≤±15%,响应时间≤30秒。适用于医疗、科研等领域的X/γ射线个人剂量监测设备量值溯源。
5.GB6249—2025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
该标准更新了核动力厂选址、运行及退役阶段的环境辐射限值,要求公众年有效剂量≤0.1mSv,液态流出物中氚浓度≤1000Bq/L。新增了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在线监测技术要求,强化了应急状态下的环境辐射监测频次。
三、检测方法的技术升级
2025年新标准在检测方法上强化了智能化与精准化。例如:
HJ1384—2024采用谱线自动识别算法,可同时分析20种以上放射性核素,数据传输误差率≤0.5%。
HJ1383—2024通过分子筛吸附与高温解吸技术,实现氚水采样效率提升30%,减少实验室二次污染风险。
GBZ166—2024引入表面污染动态扫描技术,单次检测面积≥100cm²,检测时间缩短至2分钟以内。
这些方法升级显著提高了辐射检测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为核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